第一百一十五章 开张大吉(2/2)
作者:为花做和尚
    戚美月细细一想,怀表这个称呼倒也贴切,便颇为认同地点点头,却又忽然想到这怀表一直就真的揣在自己怀中,和贴身之物并无分别,如今欣喜之下,没有多想便送给了这个新认的弟弟,只怕那表上还有自己的温度和体香,羞死人了!

    她难得地脸上露出绯红之色,悄悄瞄了高杰一眼,见他正爱不释手把玩着怀表,没有注意到她的异样,方才轻舒了一口气。

    随后两人又亲热地聊了会,戚美月中午另有要事,便准备告辞而去。

    高杰神秘兮兮说了句:“姐姐回去后,应该会接到一个请柬,明日一定要赏脸哦!”

    戚美月好奇地追问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高杰却再也不透露半点消息,戚美月只好嗔怪地白了他一眼,方才摇曳而去。

    高杰送别戚美月,又回到后殿感谢了慈济大师,顺便送上一张一千两的银票,然后也匆匆赶回了蒲州城。

    神迹这个铺垫已经做好,高杰和同伴们有紧张地投入到明日午时庞记商号正式开业的筹备工作之中。

    第二天一大早,蒲州百姓刚刚从走出家门,就见大街小巷到处挂满了各种颜色的布条,布条上写着:“庞记商号开张大吉”、“祝庞记商号财源滚滚”、“开张前三日特惠酬宾”、“信誉第一假一罚十”等等后世才能看到的广告语,在城内许多原来属于王家的商铺都悬红挂彩,还张贴了写有酬宾的各种优惠活动的说明的红色海报。

    而在城门口,也张贴了州府衙门的公文,注明了原来王家罚没的产业如今皆被庞氏收购,联想到昨日火神福临的神迹所示,百姓们更加对这个庞氏巨商充满了兴趣。

    而在昨夜,所有在蒲州排得上号的大商家和大小官员皆收到了一份精美请柬,署名者让他们惊讶莫名,庞维风这个名字在商界销声匿迹多时之后,重新又冒了出来。他们心情各异,但都在想着同样一个问题:“这个庞维风莫非真的得到了火神菩萨的眷顾,无端端发了横财,所以才重新崛起了吗?”

    反正,现在整个蒲州城内所有人基本都在谈论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前些天大富豪王全忠全因通敌卖国被满门抄斩的消息都没有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还很快便淹没在庞记商号开张的强势广告宣传和活动之中。

    中午时分,收到请柬的官员、富商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原先王家颇为有名的宅院“豫园”中。现在的豫园大门上的牌匾提示这座宅子以后的名字是“福临苑”,和昨日火神福临的神迹仅仅相扣,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个庞家就是收到了火神菩萨恩泽的正主。

    今日的蒲州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庞维风一身锦绣,面色红润,风度翩翩,哪还有以前落魄潦倒的半点影子,简直就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商业骄子的模样,他彬彬有礼地在大门处恭引着各位宾客,并安排下人们将客人们引领到福临苑内。

    宾客们到了目的地才发觉,宴会的地点不是室内,而是在福临苑内一片硕果累累的橘园之中。

    高杰别出心裁,将这个王全忠最为得意的橘园精心打扫、布置,地面都经过了夯实和平整,并在空旷处铺上了红色地毯,还有一排排的布艺沙发错落有致地摆放着。

    这些沙发都是高杰这两天让人按照他画的图样和要求,在自己的家具作坊定制的,因为找不到海绵,里面实实在在充填的都是新棉。

    沙发这玩意大伙可没见过,在小心翼翼试坐之后,才发现是那么的舒服柔软,坐在上面,沐浴着舒适的秋日,一边享受着好茶,一边和相熟的来宾交谈,各个既感到新奇,有十分的惬意。

    等来宾到齐后,庞维风来到场地中央向大家的光临表示了感谢,措辞简练,言简意赅,并且有理有度,十分得体,不愧是饱读诗书的才子。

    随后一张张装着小轮子的方桌被推到了中间,铺上了红布,精美的菜肴、果品、饮品也端上了桌子。

    这时,高杰才以庞维风侄儿的身份出现,向大家解释了庞家这次的宴席,是按照西方西餐准备的,是自助形式,并且拉起笑盈盈的戚美月一起先做了示范如何就餐,然后宣布餐会开始。

    所有来宾都感到不可思议,开始还觉得这样吃饭很不习惯,但随着三三两两相熟的人聚在一起,一边品尝美味,一边闲聊畅谈,大家不但接受了这新奇的就餐方式,还喜欢上了这种自由随意的氛围。

    新任知州赵延年早就在骆思恭的引见下,见过了高杰和庞维风,此时哪敢摆谱,他十分畅快地和高杰等聊着天,还和大家一样端着盘子取食,显得那么的满意。

    少数对这种就餐方式颇有微言的人,见知州大人都融合得那么自然,哪敢表露出来,都纷纷满脸笑意,参与了这别开生面的自助餐中。

    而在中午时分,随着各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的响起,庞记商号在城内的各个商铺都打开了大门,开始迎客。因为活动内容早就公示在铺面之外,前十名的客人可以在购物之后,可以享受半价;前百名可享受九折优惠;所有客人都可免费领取小礼品一件。所以在各个铺子门口,在胡老三带领的护卫队伍的引导下,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蒲州城更加热闹起来,就好似到了采购年货的时候。

    就这样,庞记商行以一种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方式,在山西蒲州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