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落入彀中(2/2)
作者:清婷何在
    “不断有灾民涌来,我已让人在城外修了草棚,将灾民安置在那里,”杨敬轩打破沉默。

    沈四海眉头仍旧轻皱:“可是,义仓的粮米撑不了几天,前些年盛阳的收成一直不好,收不上多少粮米。眼下,只能靠那些陈粮先过几天。”

    公主望着杨敬轩说道:“我的月例还有些留存,不如拿去买些粮米。”

    杨敬轩摇摇头,转过身来,“今日米价暴涨,公主妹妹的那些留存,怕是连一斗米都买不到。只能上书朝廷请赈,可惜路途遥远、程序繁杂,很多灾民恐是难以等到那时。为今之计,还能想到的,就是调粮。”

    沈四海接道:“最近的扬县已经无粮可调,而南面的润州是最可行的选择。”

    杨敬轩刚要开口,衙役就匆匆来报:“大人大人,咱们县的江坝,也溃了。”众人一听,都是震惊,杨敬轩更是难以置信,“我前些日子才去看了,怎会溃了?”衙役却是只管摇头。

    “难道,所谓祸不单行,就是如此?”公主有些沮丧。

    只有沈四海恢复如常:“所有事情都是这般恰到好处,天下怎会有巧合至此。”

    杨敬轩闻言抬首看去:“沈兄的意思是,有人从中作梗。”

    “正如大人所言,盛阳的江坝虽不是固若金汤,至少该能应付。若是上游扬县的江坝溃了,盛阳的江坝再溃,就当江水势大,没有人会去过问江坝是否坚固,而扬县往年溃坝也不如今年严重。江水浩大,两县江坝冲毁,灾民遍野,粮米不济,一切都看起来合情合理。”沈四海条分缕析地说道,但听者却愈听愈惊。

    杨敬轩略略犹豫,还是问了出来:“莫非这就是樊家的报复?”

    沈四海看看他:“不论是不是樊家的手笔,关系一县百姓的性命,我们行事须当谨慎。方才说到去润州调粮,恐不会顺利,甚至必然不成。”

    “义仓不足,买米不行,唯一的一条路沈兄担心有诈?”杨敬轩很快领会了意思。

    “不过,还是要去润州调粮,”沈四海毫不犹疑,看看众人惊诧而疑惑的神色,继续道,“对方留的出路,如果我们不走,他们就会知道我们发觉这是个局,所以最好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如何度法?”公主迫不及待。

    “大人照常上书朝廷、派人到润州调粮,暗中派人去江都调年平仓的粮米,”沈四海的目光愈加镇定冷淡。

    “江都年平仓?”杨敬轩感觉这个局似无穷无尽,“江都路远,义仓粮米用完之日定然调不来。”

    “城中还有一处粮米充足。”

    “何处?”杨敬轩快要支撑不住了。

    “樊家,”沈四海扫视众人圆睁的双眼,解释道,“盛阳这几年的收成确实不好,不过是因为林知州在的时候不修农事、不理治水,樊家却从周遭州县收了不少粮米以备这种时候高价卖出。或许,樊家本来的打算就是高价将粮米卖给大人,明知你钱财不足会想方设法贷给你,再提出看似无害实则陷阱的条件,事后翻出旧事将大人置于死地。而大人如果不高价卖粮,就必定去润州调粮,他们会将派去的人半路截下。大人怎么办都会中了他们的计,破解之法就是让他们乖乖拿出自己的粮米,但那些怕是不够,还要去调年平仓,毕竟今年是两个县的灾民。”

    公主无力地靠在高大椅背上:“没想到,樊家的局如此缜密,那沈先生,怎样才能让樊家束手就擒呢?”

    沈四海微微一笑:“杨大人,你饱读诗书,这治水之事多少有些了解罢?”

    杨敬轩眼前一亮:“我只是略懂而已,不过夏老先生精通于此,请他坐镇,必然无虞。”

    “如此甚好,”沈四海起身整整衣袖,“杨大人就操心江坝,粮米的事情交给我就好了,义仓一空,樊家自会交出存粮。”

    “沈兄有何妙计?敬轩愿闻其详,”杨敬轩很是客气地说道。

    “救水如救火,大人还是即刻启程去西山罢,几日后,大人自会知晓我的方法。”说完,沈四海潇洒踱出。

    “敬轩哥哥,我与你同去江坝,”公主自己也不知为何想去见那夏楚楚,“你莫要拦我,你是县令我是公主,你我在场百姓才更加安心。”

    杨敬轩看看她,一如既往地无以言对,只得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