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比武与点拨(下)(1/1)
作者:搬砖的二哥
    【?笔?趣☆阁?】,為您提供精彩小说趣读。

    从武功上征服一个人很容易,打败他就可以了。

    从思想上点拨一个人很困难,教育他要想办法。

    傍晚的时候,李舒崇用降龙十八掌打败了新科武状元云重,所以现在云重乖乖地坐在了李舒崇的对面,两人一起吃着保定府的驴肉火烧。

    驴肉的味道真不错,鲜美而多汁,香喷喷的,馋死人了。更重要的是,驴肉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这不,两个人刚吃完驴肉,李舒崇就用纸和笔,给既固执又愚忠的云重“讲”起了故事:

    古代的时候,保定府有很多人都喜欢用驴子来驮运笨重的货物。

    虽然驴子的脚程很快,体力很好,但是它也有着致命的缺点:就是传说中的驴脾气。一头驴子若是拗了性子,发起驴脾气来,它的四只脚便会像被钉子钉住了一样,固定在地面,一动也不动。无论主人怎样使劲鞭打,驴子还是坚持它固执的脾气,一步也不肯向前走。

    一天,有位老和尚和他的小徒弟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小和尚面对着不肯迈步的驴子,高高举起了鞭子。老和尚赶忙制止了他,说得:“慢一点,慢一点,每当驴子闹脾气时,有经验的主人,不会拿鞭子打它,那样只会让情况更加严重。”

    小和尚忙问:“那该怎么办呢?”老和尚说:“你可以运用智慧,比如说尽快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塞进驴子的嘴巴里。”

    小和尚好奇地问:“驴子吃了泥土,就会乖乖地继续往前走了?”老和尚摇头道:“不是这样的,驴子会很快地把满嘴的泥沙吐个干净,然后,在主人的驱赶下,才会往前走。”

    小和尚诧异地说:“怎么会这样?”老和尚微笑着解释道:“道理很简单,驴子忙着处理口中的泥土,便会忘了自己刚刚生气的原因。这种塞泥土的做法,只不过是转移它的注意力罢了!这个方法用在驴子身上有效,同样也适用于人发脾气的时候。当一个人发驴脾气的时候,要学会使用注意转移法,及时的'顾左右而言他‘。“

    李舒崇提醒云重道:“千万不要太固执,别乱发驴脾气。否则,就容易被别人塞泥土到嘴里。”

    云重知道,自己和爷爷一样,都是一个极为固执的人,李舒崇说的没错,是要改一改这个坏毛病。只是,碰巧经过保定府,碰巧吃个驴肉火烧而已,怎么就被这个聋哑少侠抓住机会给教育了一番呢?

    一路上,两人渐渐地熟悉了起来,云重也知道了李舒崇的笔院派和昌南笔院,并承诺,今后如果不再为朝廷效力的时候,就一定会去昌南笔院传授武功,尽力去推广笔院派。

    有道是艺多不压身,李舒崇又学起了云重的大力金刚手,同时,他也教给云重降龙十八掌,两套功夫拳理相近,招数相通,两人共同切磋之下,都是受益匪浅,武功都有了一些精进,一路之上边赶路,边切磋,原本难熬的时间竟然变得很容易打发了。

    这一日,两人经过了徐州府沛县。

    提起沛县,很多人会想起汉高祖刘邦。但是,嘴大吃四方的老饕们肯定会先想起一种美食--沛县狗肉。

    沛县狗肉,也叫鼋(yuan读作原,是一种大甲鱼)汁狗肉,樊氏狗肉,是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最有名的汉族传统特色名菜。鼋汁狗肉已有2100多年的制作历史。据《史记》记载:秦末沛邑城郊的乌龙潭边,住着一个少年名叫樊哙,以屠狗为业。他用乌龙潭的水冲洗狗肉,再用潭边的井水去煮,狗肉味道异常鲜美,当时就颇负盛名。不久,刘邦从丰乡中阳里村流落到沛邑城,结识了樊哙。刘邦初来乍到,没有正业,除结交邑令衙门的吏役喝酒闲聊外,也常帮樊哙屠狗、晒狗皮、烧火煮肉。

    樊哙每天晚上将狗肉煮到一定火候,便焖在锅里,第二天一早捞出,到市上摆摊叫卖。刘邦早年是一名酒徒,喜欢就着狗肉喝酒,但苦于囊中羞涩,往往先到酒店向掌柜的赊一碗酒,然后到樊哙的肉摊上要些狗肉下酒,顾客随后相继而来,樊哙的狗肉便很快销售一空。久而久之,樊哙难免心中有点不痛快了。为了躲开刘邦,樊哙就将肉摊迁至湖东夏阳(今山东省微山县夏镇)。刘邦闻讯赶去,遇河受阻,正苦于无钱乘舟,忽然河中游来一只大鼋,驮刘邦游过河去。刘邦找到樊哙,樊哙正愁狗肉无人问津,刘邦抓起狗肉就吃。说来也怪,经刘邦一吃,人们都竞相购买食用了。从此以后,刘邦经常乘坐大鼋过河去吃狗肉。樊哙转而恼恨这只大鼋,把它杀了与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了,狗肉售完后,用剩下的鼋汤再煮狗肉,香味不减。因此,沛县狗肉又称“鼋汁狗肉”。

    刘邦做泗水亭长后,得知樊哙杀了老鼋,非常气愤,将樊哙切狗肉时所用的刀全部收走,而且命令他今后不准用刀。樊哙无奈,只好把狗肉用手撕碎出售。因此“沛县狗肉不用刀”的吃法一直流传至今。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途经故乡丰县和沛县,宴请父老乡亲,并且用狗肉下酒,喝得高兴时,便作出了《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从此,沛县狗肉伴随着《大风歌》而名扬四海。刘邦平定天下后,樊哙将鼋汁汤传给他的侄子,从此世代传承。

    沛县作为古今闻名的“狗肉之乡“,历代名人,如北周庾信、南宋文天祥等人经过沛县,皆以品尝“狗肉佐美酒“为乐事。沛县狗肉以凉食为主,食用时用手撕肉不用刀切,其味尤佳。此刻,李舒崇和云重正在沛县,一边喝酒,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鼋汁狗肉。只见这狗肉呈酱红色,色泽鲜亮,味美醇香,肉质韧而不挺,烂而不腻,可谓色、香、味俱佳。既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又有助消化的药用功能。

    李舒崇想起现实生活中,很多爱狗人士都拒绝食用狗肉。在他们看来,狗是人类的朋友。很多狗被人们作为宠物豢养着,通常狗对主人都很忠诚。但是在古代,宠,或者不宠,狗就在锅里,不柴不腻……突然,李舒崇想到,云重的“忠君”思想也要再点拨一下,不能让他再学他爷爷云靖那样“愚忠”了,说什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辛辛苦苦牧马二十年,结果,被一个假传圣旨的太监给害死了。

    把大臣们比作是君王的走狗并不是什么过分的新鲜事,兔死狗烹的故事在历史上不断上演。还是这个汉高祖刘邦,当年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然而,也就是第三个人杰,韩信,功高震主,却毫无自我保护意识,最后终于在未央宫阴谋中死于吕后之手。

    吃罢沛县狗肉,不知道云重能否有所感悟?

    可是,李舒崇却没时间陪他仔细感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