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羌族袭城(1/2)
作者:烟火忆安
    第二日一早,皇甫泽领着贾诩等人骑马前往兵营。除了贾诩外,其余人皆披鱼鳞精甲。

    鱼鳞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因为编制的铠甲甲片排列整齐紧密,有如鱼鳞,故称鱼鳞甲。但因为成本大,制作难度高难以普及,属于高级甲胄,一般都是军官才能穿戴。

    皇甫泽身上的鱼鳞甲就是用近两千片片铁甲片编缀而成。整个甲的重量达五十斤。甲片以麻绳编联,皮革衬里,丝绢包边装饰,其甲裙和披膊可收缩。编缀甲片的绳索隐藏在甲片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锐器割断的可能。

    鱼鳞甲还有着不同的串联甲片方法和表面造型,鳞甲的防护功能也是不尽相同。皇甫泽身上的鱼鳞甲就是带有弧面的甲片能提供翻转功能,箭矢枪尖刺在甲面上,会因为鳞片翻转而滑落或者偏离,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营地在城内南角,一行五人到来时,军侯,屯长全都出迎。

    汉代兵制为五二进制,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五十人为队,设队率;百人为屯,设屯长;五百人为曲,设军侯;二曲为部,正好千人,多以校尉、各司马领之。边郡不设司马,由长史制之。

    那军侯姓黄名权,是本地人。当皇甫泽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吓了一跳,他依稀记得蜀汉时有个将领叫做黄权,还曾随刘备伐吴,兵败后投了魏国。

    当时他还以为自己运气好,又碰到一员大将呢。后来定下心来一想那个黄权是益州人士,而且时间上也对不上,明白过来后皇甫泽有点失落,白白高兴了一场。

    皇甫泽扫了一眼,发现连黄权在内竟然只来了八人,按照俩军侯,十屯长的配置应该是十二个人才对,一下子少了四人。

    “为何有四人未来?”皇甫泽眉头皱了起来,他以为这是这些家伙给他的下马威。

    “回长史的话,有一位军侯,一位屯长因为作战不利而被明君免职了,以为屯长因为受伤过重而归田,还有一位战死了。剩下的一位军侯和七位屯长都在此了。明君说这些空职等你上任之后自行任命。”

    皇甫泽听后不由不心生感慨,盖勋真乃坦诚君子也。军中职位空缺,任免之事本是郡守的职责和权力,他却没有任命,而是让自己上任后任命。所为者何,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提拔亲信,收买人心,更好的掌控军队。

    一进入营门,皇甫泽看到士卒早已列好队整齐的站在校场上,一营步卒,一营骑卒,皆昂首挺胸,腰杆笔直,目光炯炯,神情肃穆,散发着悍然的气势,显然是经历过血与火的,与内地的士卒不可同日而语。

    “黄军侯,这士卒好像不足千人啊。”

    “回长史的话,上一次交战之后伤亡较大,步卒还剩三百九十人,骑卒四百三十人。”

    皇甫泽点了点头,“缺的士卒要尽快募集。”

    和西汉采取征兵制度不同,东汉主要要盛行募兵制,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队,无论是临时组建还是长期屯兵,大多采用募兵的形式召募士卒。

    因为招募的士卒较多,东汉军队的士卒成分复杂,多以社会散闲人员、无业游民为主,也有农民、商贾、少数民族男子,甚至还有死刑囚徒因此导致军队素质低,军纪败坏,战斗力较差。

    除了诸上这些原因,募兵制大多是应急性临时招兵,士卒平日里没有军事训练,不识阵伍,不习骑射。

    边郡的营兵都属于长期屯兵,不存在不训练的问题。但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长期屯兵属于终身从军,往往士卒当兵时间很长,“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皇甫泽刚才看了一下,也许是盖勋之前治军严谨,也许是老弱体衰者皆在之前的战斗中阵亡了,并没有出现白发苍苍的百战老兵。

    “募集士卒一定要严格,年龄要在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最好是良家子弟,羌族的不要。”皇甫泽嘱托道,本来就是要和羌族作战,若是部队中再招收羌族,难免会出现乱子。

    黄权点头应允。

    “黄军侯,你们方阵几日一练?”

    “三日一练,长史要看方阵演练吗?”

    “嗯。”
第五十六章 羌族袭城(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