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七十八章 说服(1/2)
作者:琢玉郎
    李林甫听到李玹前来拜访的消息,第一反应是有些诧异。但很快,他便恢复了平静的神色,淡淡地吩咐道:“请他去大厅稍后,老夫一会儿便到。”

    他府上的老家人低头应了一声是便慢慢退下。李林甫望着门外,喃喃自语道:“他忽然造访,这会是为了什么呢?”

    李玹端坐在厅中,双手捧起身旁案几上的茶盏,轻呷了一小口丫鬟刚刚给他奉上的一盏掺了不少滋补名品的药茶。刚刚放下茶盏,便听到外面传来一声熟悉的轻笑:“呵呵,玉郎久不登门,真是稀客啊!”

    听得此言,李玹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转身对背负着双手、施施然踱过来的老夫拱手道:“还有不到十日便是元旦了,晚辈是来给相国拜个早年的。”

    李林甫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眼角两边涌现处几道深深的纹路,他对李玹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自己也是坐到了上方的主位上,笑着说道:“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就别跟老夫多绕弯子了,直接说吧,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要老夫帮忙?”

    闻言,李玹便也不多说什么废话,直接拱手说道:“那晚辈便不和相国客套了,不知相国可否知道,今天早上,户部郎中吉温向陛下呈上了一道奏折,内容是推荐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一职。”

    说完,他便看着李林甫有些苍老的脸。吉温投靠杨国忠的事情早已经是满朝皆知,他相信以李林甫的性子,绝对不可能因为念着吉顼而选择放他一马。吉温不过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安禄山没有理由会对他折节下交。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的出来,吉温的上书一定是杨国忠在背后指使。

    果然,听到吉温的名字,李林甫的脸上划过了一道转瞬即逝的、几乎不可察觉的阴霾。他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不错,是有这么回事,不过那道奏疏在中午的时候已经从中书省送到了圣上手中,玉郎若是想要截下它的话,那还请恕老夫无能为力。”

    李玹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相国误会了,晚辈不是想要截下它,只是想对相国谈谈关于吉温奏疏中所述之事。”

    李林甫身子靠后,换了个舒服点的坐姿,然后便饶有兴趣地看着李玹,说道:“不知玉郎想要和老夫说些什么?”

    李玹拱手道:“晚辈敢问相国,您也认为安禄山可以再胜任河东节度使一职吗?”

    李林甫的眉头翘了翘,说道:“安禄山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多年,在镇守边境上可谓是劳苦功高,老夫认为,再加上一个区区河东节度,他应该还能应付的过来。”

    “可相国有没有想过,如果安禄山兼任了三镇节度大权,万一他造反,朝廷可能应对?”

    李玹顿了顿,又补充道:“相国可别望了,安禄山可是胡人!”

    李林甫不置可否地说道:“不错,他的确是胡人,但自古至今,有哪个胡人会想着造反、做皇帝?”

    李玹的眉头不着痕迹地皱了皱,他说道:“相国难道忘了,晋末的五胡乱华,刘聪、石勒、苻坚、高欢、宇文泰,乃至于大隋的杨坚,甚至是……我大唐李氏,又有哪个是真正的华夏血统?”

    “大胆!”

    李林甫拍案而起,戟指着李玹,一双浓浓的眉毛皱到了一起,看起来颇为愤怒。

    李玹却是丝毫不惧,目光与李林甫对视,没有一丝躲闪。

    二人对视了许久,李林甫脸上的怒容忽然化为平淡。他重又坐到了椅子上,注视着李玹,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意味深长地说道:“玉郎此言,出的你口,入的我耳,可莫再教第三人听到这种话了,你可不要忘了,无论你还是老夫,我们都是大唐的宗室中人。”

    李林甫是大唐高祖李渊的堂弟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若是论起辈分,他比如今的天子李隆基还要大上一辈。但因为已经传了数代,加上他幼年时家境已经衰落,这宗室的身份并未对他有什么太多的帮助,他自己也很少提及,故而如今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情。

    李玹听到他的话,稍稍沉默了一会儿,便拱手说道:“晚辈谨记相国之言,但还是要请相国慎重考虑一下关于安禄山之事。毕竟他在河北也没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老实,其中种种,还望相国明断。”

    顿了一下,李玹又说道:“杨国忠对右相之位早有觊觎,想必相国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还请相国细想一下,若是安禄山在杨国忠的支持下坐上了三镇节度使的位置,将来在杨国忠与相国的争斗中,他会站在哪一边?”

    说完,他便站起了身子,作势要离开。李林甫却忽然说道:“玉郎的意思,老夫明白了。”

    李林甫从椅子上站起,一双眼睛慢慢地眯了起来,话语中颇带着些许莫名的意味:“当年圣上无法容忍一个四镇节度使王忠嗣,想必如今也绝不会再出现一个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七十八章 说服(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