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地有问(1/1)
作者:乡似
    第一章天地有问

    临安郡石室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零零散散十几户人家。四野初春,小草嫩绿,小花灿灿,一阵裹着山泉微凉的小风徐徐的拂过山岗。山腰上的梯田上又几个精壮的汉子在劳作着,几个裹着麻衫的女子,言笑灿灿的抱着木桶,来到小溪前清洗着衣物。

    她们闲聊些杂事。

    “阮家妹子!”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大着嗓门招呼道,“你家小阮今年有十三四岁了吧?快到及笄的年纪了吧?”

    “哎呦是呀,阮妹子家的姑娘长得可水灵啊,咱们村的大小伙子可都惦记着呢?”应话的是一个大脸盘子的乡妇,对着另一个模样清婉的少妇挤了挤眉毛,“你没问问你家闺女中意哪个大小伙子?”

    “萍婆婆,你可别打趣儿我了,说岁数,你家外甥女可也不小了,你这当姑姑的不着急啊。”阮氏明显对这种玩笑习以为常,丢下手里的衣物,打笑回去。

    “那还用问吗,小阮喜欢那谁,那个王刘家的小伙子!是吧阮妹子?呦呵呵。”起先说话的那妇人带起一阵笑声,江南水乡的女人温婉却又不失洒脱。

    她说这话时拿眉眼挑着远方,哪里有个干瘦的的少年慢慢走了过来,面容清秀俊俏,却背着一大捆木柴,沿途跟乡人打着招呼。

    王质听到自己李家姑姑又打趣自己,才十五岁的年纪脸皮薄的跟纸一样,红彤彤的埋着头走了过来。“阮姑姑,李姑姑,萍婆婆。”

    “哎,好小子,砍柴回来啦?快回家去吧,你阿母又咳嗽呐,快去看看吧。”萍婆婆慈爱的看着少年,这孩子是出了名的懂事,村里面往来就十几户人家,各家都很亲近。

    少年听了面色一紧,应了一声就又加快了步子。

    “王质这孩子真不容易,他爹死得早,王家妹妹又是个多病的身子,整天介咳嗽不停,这孩子又是砍柴又是做饭的,难为他了。”李姑一边拿洗衣石锤洗这衣服,一边念叨道。

    萍婆婆应了一声,却起了性子,对着王质的后影喊了一声,“王家小子,你啥时候取阮家的姑娘啊!婆婆给你保媒?”

    阮氏听了一嗔,萍婆婆叉着腰洋洋自得,王质远远听了,步子一停,脸红直烧到了耳朵根子后边。“萍婆婆,我一会进山打两个兔子送你家去!”

    少年回头喊完,一溜烟的跑没影了。留下几个妇人在那边哈哈大笑,阮氏一埋头轻呸了一口,“呔,臭小子真以为我家阮儿看上他了。”

    王质背着柴回到自家的小茅草屋,江南雨多,昨夜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漏了一地清水。他把柴卸了,端了药炉过来烧上了火,这才进屋急忙忙去看自己的母亲。

    王刘氏躺在一榻草席上,身上盖着一层薄薄的棉被,脸色素白,额头上虚寒的沁着密珠汗,不时的就咳嗽两声。

    “娘,你怎么样了,孩儿刚进山采了江剪子草,一会就给你熬药,你喝了就会好些了。”王质托手扶着母亲稍稍坐起点来,喂了一口清水。

    “我儿呀,苦了你了,你每天进山砍柴换的钱全给阿娘买药了,自己连顿饱饭都吃不上,看你瘦的,是娘累了你了啊。”王刘氏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清瘦得不成样子,本就虚弱无神的眼里又多了一分心疼。

    “娘,您别乱说,我去给您熬药,您好生歇着吧。”受着从怀里掏出几株药草来,这是几味江剪子草,五碗熬成一碗专治咳嗽。可他不通医理,全是乡民口耳相传的方子,母亲喝了总是治标不治本。咳嗽只能压一压,看着母亲日渐羸弱的身子,他心里不由得一苦。

    “我要是能多认些字,有多一点治病的医书去看看,我母亲的这点病应该早就能治好了。唉……”心里想着不免叹出声来,王刘氏听着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王质看了心里更是苦涩,扭头出去熬药了。

    炉火冉冉,王质扇着一把烂蒲扇,小心的调控着火势。一呼火势稳定了,他又拄着脑袋,思绪翩翩。

    小时候爹爹还在的时候,那是个多好的日子啊,爹爹是村里最好的猎手,每每进山都是满载而归。那时候家里吃穿不愁,又有两亩薄田,还有些存钱。可是爹爹一死,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自己肩上,阿娘又思念爹爹累了病,他瘦小的肩膀如何扛得起来啊。

    想那时,家里还有些余粮餐饭去周济那个落魄的老先生,老先生据说还是个茂才呢。学识渊博,教会了自己读书认字,可自打爹爹进山打猎遭遇了不测,再没余粮周济老先生了。老先生也便走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王质从怀里摸出一个麻布手帕包着小册子,散散的两三页纸,书页都泛黄了。前没有封皮,后没有包页,就是从一本书里边撕下来的那么两三页,被麻线订了。就这还是他视若珍宝的唯一一本存书。

    他把小册摊在手里,细细看着上面的文字。老先生说这是楚辞里边的一首诗,他读了好几千遍了,如今一得闲暇又朗朗读了起来。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wò]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yú]隈[wēi]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朗朗的读书声绕过了房梁,飘向了山野,清冷的溪水潺潺,山间的小风微微,瑟瑟然然的枝杈上两只小巧的黄鹂仿似也在倾听。

    王刘氏在屋里听着不只是欣慰还是心酸,值得默默地揩了一把眼角。心里想这孩子性子隐忍,看着表面什么事没有,其实心里也想着出人头地啊,他怕是穷怕了吧,也许是想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啊。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篇楚辞在王质一遍一遍的诵读下,虽还未解开心中的疑惑,却把那份对天地阴阳,四象变化的疑问深深地刻在了心中,有一股探索的欲望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仿似冥冥中已经有了一股力量驱动着他向前奔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