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夜色二人(2/2)
作者:丰叶山心
    似是想起了那些宝贵的画面,方非嘴角绽放出一丝快乐,可下一瞬,笑容迅速隐去,哀恸取而代之,只听他激动地讲道:

    “然而直到那天,直到染血的那刻,我方明白自己是多么无力,多么天真!自诩不错的武功在绝对的力量前,显得是如此渺小,不堪一击,甚至我的手脚皆在敌人的气势下不住地颤抖。那一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逃,多么卑鄙,多么怯弱,多么无用!

    特别当那三口棺椁呈于面前之时,我仿佛听到了他们无言的指责,看到了那些遗属的悲切。午夜梦回,他们的惨叫哀嚎萦绕耳畔,久不能息。”

    “是啊,一切都是我的错,我的错!若非我恣意妄为,一心追求所谓的自由,他们就不会追随于我,更不会赶赴险地。若非我的胡闹,若非我的无能,他们怎么会死,怎么会死”

    泪水盈盈,长睫沾露,愧疚滴滴滑落,润了土,湿了花。

    方非也不知道自己缘何向一个刚结识了几天的人倾诉苦闷,大概是同龄之故,或者是他天生就散发着令人放松的气质。

    而身侧,流云目视着方非低泣的面容,聆听着他自责的话语,下意识地回忆起了曾经的自己,那坟前伫立的身影和眼下流泪的人儿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当时郑钺劝解自己的辞句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悔恨往昔,就在未来努力。不满自己的懦弱,那就从此坚强起来。这就是成长,不是吗?”。

    耳边传来的话语使方非心湖泛漪,他偏过头来,含着晶莹的眸子望向流云。

    流云对他善意地微微浅笑,接着开口:

    “况且,若按你的说法,如果我快一步赶到,是否便可免去他们的灾厄之运?如果你们没遇到那妇人,是否便发生不了后续之事?如果聂涯没出现在那儿,是否天银山便是一片太平?

    然则,天道伦纲,自有定数,‘如果’什么的都是不存在的。与其垂头丧气地懊恼,不如抬头挺胸,从今天起做一个令他们、令自己骄傲的人。”

    谈及此处,流云摸了摸鼻子,带着些许不好意思的神情说道:“其实那些大道理我也不怎么会讲,这还都是别人当初劝我的话。怎么样,有兴趣听听我的事吗?我听了你的,你再听我的,这才公平嘛。”

    方非嘴上没有回应,但双眸流露出的好奇是藏不住的。其实通过适才的发泄和流云的鼓励,他已是好受了一些,现在倒真想了解下面前这个神异的同龄人。

    另一边,流云读懂了方非眼中的信息,也不吊胃口,徐徐道出了自己作为商队护卫的那段经历。

    在流云不算精彩的叙述中,方非看到了一群扬鞭策马的汉子驰骋于大地,豪迈奔放的他们之中有位略显质朴的少年。少年率真且善良,拥有一颗赤诚之心。他与汉子们一起纵马越野,一起篝火夜歌,畅快的人生莫不如是。

    不过,一次突然的山匪劫道却为理应欢乐收尾的旅途染上了浓重的血色。事后,少年心中万分内疚,他认为是自己的一时仁念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因为凭他原本的能力,若是狠下心来是可以阻止这一切的。

    正值少年自责之际,有两人分别于不同的方面开导了他。一人教会了他积极向上,化悲愤为力量的人生态度。另一个教会了他何为觉悟,为何意志。从此,少年有所变化,少了几分犹豫,多了几分果决,然而变的只是行为,他的内心依旧柔软。

    「原来他也和我差不多呀」

    方非听完了流云的话,心中不由升起了这种想法。同时,他的泪颜在不知不觉间消退,脸上也恢复平和之态,甚至唇角还扬起了些许弧度。

    而两人的一番开诚布公使得彼此的心扉打开,曾经的距离感转化为友人间的亲切。虽说此时又陷入了默然,但,感觉并不坏

    夜幕下,弦月拨云,清风拂枝,庭前梨花摇曳。良久,合院中谈话声再起。

    “对了,这么晚了,你究竟是去作甚?”

    “如厕,你信吗?”。

    “呵呵,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