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烽烟再起(1/1)
作者:三权
    叙以战争的突然哑火,似乎在情理之外,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战争,背后美国的影子太浓重了,以色列不得不有所顾忌,攻克库奈特拉,等于完成了战略目标,接下来的刀口就该对准巴勒斯坦,再和叙利亚纠缠下去也得不到更多好处。

    不知道是不是安拉抛弃了巴勒斯坦,这个小国的苦难一直存在,以色列在中东打出一片天地后,便开始以绝对霸主的姿态君临天下,蛮横占据巴勒斯坦人的家园。这些犹太人从来就不是善茬,当中东的烽火燃起之后,曾经有许多国家的代表团来进行调解。

    最积极的是欧洲,直接派遣联合舰队到达了东地中海,向以色列施加压力,由于以色列没有强大的海军,而中东国家也没有哪个拥有胜过以色列的海军,这无疑给以色列当局浇了一盆冷水。虽然欧洲的说法是进行普通的联合军演,但这种话连小孩子都骗不了,欧洲联合舰队到底是来干什么的,用屁股也能想到!

    而美国为了让中东烽火继续燃烧,也将海湾地区的航母战斗群派到了阿拉伯海域秀肌肉,毫无疑问,这一举动助长了以色列的嚣张气焰,也导致以国当局在随后强硬拒绝了欧洲方面的调解。而由于中国的势力范围远远没有到达中东,连阿富汗和印度都没有突破,所以中国方面虽然派出了调解团,但也就是摆设而已。

    美国国务卿蓝辛走了一趟特拉维夫,与以色列当局进行紧急磋商,对外说法是调解中东战争,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给以色列打气,让新上任的利库德集团战时女总理艾玛尔吃定心丸,隐藏含义就是:不要怕,放开手去干,有世界第一强国在后面给你撑腰!

    在蓝辛访问特拉维夫之后,仅仅四个小时,以色列大军开始南下,一天之内就攻克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控制区,包括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首府拉马拉,迫使巴国高层不得不组建流亡政府,逃到埃及寻求庇护。而随后,以色列空军开始夺取制空权,三百架次的飞机起飞,轰炸了加沙地带,并且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波及到了西奈半岛地区。埃及当局立刻予以回应,穆法拉克登上电视屏幕,发表战争演说,指责以色列当局蓄意挑起中东战争,破坏和平,蛮横霸占巴勒斯坦人的家园。

    紧接着,他以埃及总统的身份,代表埃及政府,正式对以色列宣战,帮助巴勒斯坦重建家园!

    埃及空军立刻升空作战,可惜的是,以色列空军是中东地区最强大的空中力量,甚至可以说,在整个世界上,以色列空军也是一流强军。第一天的作战中,埃及空军损失了超过八十架作战飞机,第二天这个数量翻了一番,第三天则是完全的残废,再也无力反击!

    三天之内,埃及空军被打残,这并不奇怪,因为以往几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就是这么干的,第一时间夺取制空权,并且最快速度夺取地面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制海权则不用担心,中东国家的海军力量和以色列海军半斤八两,谁也不用笑话谁,同样的,谁也奈何不了谁。

    至于制信息权,以色列超过了中东国家一大截,这是最重要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了各类战场的制信息权,说的严重一点,比夺取制空权还要重要!也可以这样说,短短三天,埃及空军失去战斗力,代表埃及有一半的可能输掉战争,以色列军队又掌握制信息权,那就代表埃及想打赢这场战争,已经难上加难!

    而随着制空权在手,以色列进行了全面战争动员,退役军人不超过十二年全部复役,封存退役的战斗机也开始解封,大量符合条件的男女青年应征入伍(以色列男女都需要服役,以军中也有不少女兵,这在世界各国中算是一种另类)。不到一个月,以色列的战争动员到达极限,超过五十万的地面部队迅速组建,并且在美国的大力援助下获得了精良的美式装备,开始走上战场。

    二十万地面部队囤积在戈兰高地,谨防叙利亚突然打破“默契”,进攻戈兰高地,进而打到以色列本土。另外三十万大军,十万驻守本土,二十万进攻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并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巴勒斯坦游击队。

    加沙地带是巴勒斯坦最后的一块领地,最大的城市加沙由于邻近以色列本土,基本没有希望保住。而有一座城镇拉法赫,却在坚守待援,由于拉法赫不大,兵力多了也施展不开,埃军投入了两个师,两万人进驻拉法赫,虽然挡不住以军南下的脚步,却可以拖延时间。

    丧失了制空权,埃军称得上处处被动,虽然谁都知道拉法赫守不住,两个埃军师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以色列空军先是一番狂轰滥炸,地面部队又用炮火将城区犁了一遍,埃军死伤惨重。要不是平民全部在战前就疏散到了埃及境内,恐怕将酿成更大的惨剧,不过,这也让埃军官兵更加仇视犹太人,均在破口大骂:“该死的以色列杂种,安拉会惩罚你们的!”

    拉法赫守军没有坚持一个上午,好在没有全军覆没,两万人进去,有一万人出来,折损一半,当最后一股埃军官兵被歼灭在城区,宣告了这座城市的易主。这是一场不需要赘述的战争,虽然打得时间很短暂,埃军没有还手之力,在以军的空地配合打击下溃不成军,最终丢失了拉法赫,但埃军的英勇无可置疑,事后经过调查,有许多小股部队在打游击战的时候,完全拒绝以军的劝降,利用炸药、手榴弹、地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虽然埃军的军事素质达不到一流水准,甚至够不到二级标准线,但他们无畏的精神值得尊敬!至少一万名官兵倒在了拉法赫,主动缴械投降的不超过五百人,事后,埃及总统穆法拉克专门拨用政府资金在开罗树立了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纪念在第六次中东战争勇敢牺牲的埃及军人,是他们的不怕牺牲、不怕流血换来了祖国的长治久安!换来了中东地区的和平时期!

    拉法赫失守之后,以军推进的速度开始加快,西奈省的边境城市驻军不多,完全抵挡不住以军的锐气,纷纷失守,好在整个西奈半岛的埃及居民都在战前进行了疏散,如今自愿留在半岛上的居民都是一腔热血愿意参加卫国战争的青年,他们组成了无数游击队,在敌后骚扰以军,这间接缓解了埃军的压力。

    虽然西奈半岛的埃军数量有八个集团军,庞大的兵力将这座不大的半岛横向占据,死死地挡在了苏伊士运河面前。要知道,苏伊士运河是埃及非洲方面军的必经之路,如果让以军抵达了苏伊士湾,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东岸,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就等于彻底切断了西奈半岛和埃及本土的联系,那时候孤悬半岛的四十万埃军想不全军覆没都难,而指望以色列大发善心放过送到嘴边的肥肉,简直堪比让老虎吃白菜还要天方夜谭!

    战场主动权在以军手中,在现代化战争中,战争节奏一直是高度运转,以军第一时间夺取战场主动权,等于掀起了胜利女神的裙角,而埃军要想重新夺回主动权,需要付出的代价将很难承受。只要以军打顺了手,战争节奏就会被一直掌握,埃军根本找不到反击机会,而想扭转乾坤,除非有一场决定性地大会战不可!

    问题是,西奈半岛地形平坦,沙漠居多,没有险峻地形,如果有山海关那样的天然屏障,或者有南京那样扼守苏伊士运河咽喉的超级大城市,埃军就有信心和以军正面打一场,或许能打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