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我的家在东北(2/2)
作者:喷哥

    五魁首六六六

    笑声满堂啊

    哎…哟

    我妈妈从小嗓门就亮啊

    每天她喝着山歌去学堂

    直唱得老大爷

    放下了他的大烟袋

    直唱得小伙子

    更加思念他姑娘

    直唱得老大娘

    放下针线听一段

    直唱得大姑娘

    眼泪汪汪啊

    忘记了洗衣裳

    哎…哟

    哎…

    我的家在东北

    我的家在东北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哎…哟

    我的家在东北”

    夏新生的嗓子其实还行,五音也还算全。最主要的问题是找不着调,唱得信马由缰的。不过黑土地上的味儿在这呢。

    一群从黑土地上走出来的七尺男儿,不由得涕泪横流。更有甚者,面向东北方双腿一软,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陈赓的等夏新生唱完,带头鼓着掌,大笑着说道:“好,这个好,诸葛武侯在城楼上抚琴吓退司马老贼的大军,今天你这一曲高歌,定能唱降了骑兵军。”

    罗荣环笑着说:“这一仗能胜,你要占大半功劳啊。我看,这歌子唱起来难度也不大,不如找些嗓门大的战士和文工团的同志一起来唱这歌。”

    夏新生点了点说:“我这里还有几首,要不我们分头行动?”

    陈赓自告奋勇的揽下选人的活,赶到部队找合适的人。东北军的俘虏们也转变过来思想,认认真真的教文工团的同志们唱起了东北小调。

    也不再找那些火辣辣的歌,专挑那些催人泪下的,怎么煽情怎么来。好些会乐器的俘虏主动揽下吹吹打打的活。更有主动要求说服其他人加入红军的,也有愿意到阵前喊话的。

    托了后世广场舞大妈的福,夏新生绞尽脑汁又想出了几首东北风格的歌曲,一一唱给文工团的同志。

    最最重要的是东北大秧歌的调子让文工团的同志们学会了,这种可以反反复复一直敲敲打打的曲子,最能激起对家乡的思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