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东宫(2/2)
作者:颟夫
    “这说明舒王在暗地里有动作。”王叔文若有所思的说,“如果我猜测的不错,舒王已经开始对太子之位有了觊觎之心。”

    几个人正凝神屏气的听着王叔文的分析,世子李淳从外边端着药碗走了进来,走到太子身边双手奉上,太子接过喝下,把碗交给世子。

    世子李淳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的离开,而是恭敬地说道:“父王,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子李诵不耐烦地说道:“你有什么话就快说,我这里还有事。”

    “儿臣以为,父王既是当今陛下亲自昭告天下而册封的太子,就该以太子的规制来行事,日日见习朝政。且太子侍奉皇上,除按礼节问候饮食、健康外,不应擅自干预宫外事务。而今父王私下里议论当今陛下的言行,于臣是不敬,于子是为不孝。假如儿臣私下议论父王,父王如果知道了会做何想?”说完,李淳看着太子的目光闪动了一下。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看到世子李淳的目光有轻微变化,太子李诵马上就想到了儿子李淳和自己说的那张字条的事情,心底暗暗自责,怎能如此大意?但是表面上,太子还是假意面有愠色地说道:“你懂什么?我这里又不是在议论父皇功过,只不过是在和几位大人就事论事的探讨朝政。”

    世子李淳说道:“那是儿臣误会了,请父王恕罪。”说完,李淳转身走了出去。罗令则也已经把完脉,对太子说道:“太子脉象与平日无异,在下告退。”

    几个人听了世子的话面面相觑,不明白世子李淳那几句没头没脑的话是什么意思,所以都看着太子李诵。

    太子李诵面带愧色地说道:“我不如我儿呀。我既是父皇亲封的太子,确实不该私下擅议朝政。”

    本来就很纳闷的几个人此时听太子这么一说,立即恍惚了,都不明白这对父子刚才还好端端的怎么瞬间就变成了这样。

    还是王叔文先开口了:“世子果然聪慧,我们几个倒真是愚钝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啊!太子本就是陛下亲封的太子,诏告天下已逾二十年,我等怎么能因为一些小事而胡乱猜想呢?好了,太子殿下,我等今日告退。”

    说着,王叔文拉着刘禹锡和柳宗元就往门外走去,王伾一看,也只好跟着走了。

    几个人心里都很纳闷,于是都跟着来到了王叔文的房间。

    柳宗元问道:“书文兄,刚才太子何故忽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王叔文的目光在他们三人的脸上反复看来看去,然后才缓缓说道:“世子的话肯定不是无缘无故说的。世子是绝顶聪明的人,七岁时候当今陛下抱他玩就曾经逗他说‘你是谁家的顽童?怎么跑到朕的怀里来了?’,世子就回答说‘我是第三天子’,可见其天生心胸之大。这些年专心读史籍和本朝各位先帝的实录,对每一位帝王的成败兴衰都反复玩味。因此,世子一定有什么不好的感觉,等我找机会问问太子吧。反正今日朝会的事情已成定局,陛下和舒王私下到底有没有其它想法和动作,还要慢慢观察。”

    ………

    晚上,世子李淳侍候太子服药。

    “父王,我们目前有一明两暗需要有适宜的对策。”李淳低声说,“所谓一明,就是舒王已经有动作了,看来他有心与您夺嫡。两暗是指,第一,东宫有人暗通舒王,所以谈论任何事情我们一定要谨慎,尤其是要想办法把这个隐藏的内鬼找出来。”

    “你想到了什么办法?”太子问。

    “还没有好办法,但是儿臣有一个笨办法,就是挨个测试。分别找不同的事情和不同的人商谈,观察到底是哪件事情泄露了,人自然就可以确定了。到那时再仔细防备就是了。”

    太子点了点头,示意李淳继续说。

    “另外一个暗结就是那个报警的黑衣人,此人是什么来历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此人无恶意,至少不是敌人。”

    太子听了李淳的分析,又思索了一下,说道“先不用管报警的黑衣人是什么来历了,只要无恶意,早晚会现身。关于内鬼,我考虑先从朔方军的节度使人选开始试起。汾阳王一直任朔方军节度使,虽然入朝为官,父皇还是照顾到汾阳王的情绪,一直没有安排新的节度使,依汾阳王的处事态度,他断不会向朝廷推荐人选,因为无论他推荐任何人,父皇都会猜疑他想继续用自己人把持朔方军的军权,为了避嫌,在此事上他应该选择沉默。退一步说,即使父皇向他咨询继任人选,他也会多推荐几人供父皇裁断。鉴于朔方军为我大唐战斗力最强的精锐之师,舒王肯定想极力争取自己的人继任节度使,我明日就让王叔文找太傅商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