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最不合适的人(1/2)
作者:颟夫
    舒王听完罗令则的分析,感觉说的确实有道理,不禁从心底里佩服,说道:“那我就择机把李怀光推荐给父皇。”

    “从汾阳王府回来以后,面圣述职时要有意无意的让陛下感觉这是汾阳王的意思。”罗令则说道,“掌握分寸,不要太直接的说,要让陛下自己去选择出殿下您最中意的那个人选。”

    舒王“哈哈”一笑地说道:“先生未免太小瞧本王了。”

    “岂敢!只是这个过程太过关键,不容有失,一旦让陛下感觉出您有私下培植党羽的意图,后果有多严重殿下应该清楚。”

    “先生放心,本王自会掌握分寸。”舒王轻松的边说边端杯喝了一口茶,转移开话题说道:“东宫今日什么反应,是不是炸了锅?”

    罗令则到没显得那么轻松,回答道:“今天我在东宫看到了两个高人。”

    “两个高人?都是谁?”舒王紧张的追问。

    “第一个是太子侍棋王叔文,不愧为棋道高手,思维确实厉害。他居然仅凭太子描述朝会的情形就推断出殿下您暗中参与策划了这次加赋税的事情。第二个是世子李淳,若不是他进来打断了王叔文,我还真想听听王叔文还能推断出什么。”

    “王叔文聪明我早有耳闻,至于世子,可我从小看着他长大,没觉得他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呀。”

    “在下与世子相处极少且时间太短,对他不甚了解,虽然他说话时我就在他面前,也没有感觉到丝毫异样,一切都中规中矩,语音、动作、表情、甚至连眼神都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但是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那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先生多虑了。这个孩子我从小看到大,心机没有先生想的那么高深,最多只能给他一个谨小慎微的评语。”

    “但愿如殿下所言。”罗令则谨慎地说道:“为防万一,那我以后也要对他有所防备。”

    舒王点头认同,接下来又问道:“先生,现在朝臣可有合适的人选为我谋划一二,如今位高的大臣都畏惧朝廷的规制,总与本王保持不亲不近的距离。”

    罗令则笑了:“殿下莫急,非你一人,其它亲王的境况也如此,即便是太子身边,除了当今陛下指定的太傅颜真卿位高权重,其他人同样也是不入流的官阶。笼络人才还需从长计议,目前正有二人暂露头角,可提供殿下参酌使用。”

    舒王听了,马上问道:“是哪两位人才入了先生的法眼?”

    “殿下说笑了。一位是翰林学士韦执谊,另一位是秘书省校书郎元稹(字微之)。”

    “为何是这二人,还请先生明示。”

    “韦执谊自幼聪慧,颇有才气,二十余岁中进士后便任右拾遗,随后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然则入仕十年有余,时至今日依旧还是翰林学士。当年太常寺卿杜黄裳认为他前程远大就招为女婿,以为给自己的女儿找到了金龟婿,可如今看到他没有长进也几次出言相讥。韦执谊近年虽也是多方钻营,奈何现在仍是投门无路,殿下可以把此人引为己用。”

    “右拾遗、翰林学士,这个位置很微妙啊!”舒王说道:“别看官职不高,只是八品,然则能靠近天子,一旦有机会就能一飞冲天,入主中枢也是很有可能的呀。如此人物,本王怎么就一直没有注意过呢?”

    “殿下当初无欲无求,一直做甩手的王爷,所以就不曾留意这些细节,这一点太子也是如此,自侍自己的太子之位稳如磐石,拘泥于朝廷规制,疏于结交朝中大臣,因而忽略了为自己的将来提前延揽人才。”罗令则笑着继续说:“还有就是元稹,此人家境贫寒,自幼在其母指导下苦读,为改变贫苦家境而不辍寒暑。先在河中府做过一段时间幕宾,后来入京参加科考,中进士后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因其年轻潇洒,分度翩翩,被时任常州刺史的韦夏卿看重,把爱女韦丛嫁给了他。说起来也巧,这韦执谊和韦夏卿说起来都还是韦贵妃的远支亲戚呢,招揽这二人自然是顺理成章。”

    “可是这个元稹,如果真有才,何故还一直做个校书郎的九品芝麻官呢?”

    “元稹此人出身卑微,能被豪门大姓的韦刺史招为女婿自是满足,故而与妻子韦丛朝夕相伴,对其宠爱备至,日日沉湎于儿女情长,空负其才,自然对仕途有所懈怠了。韦大人虽看他对待自己的爱女如此珍惜有所宽慰,但终究感觉他胸无大志而心生不满。也是元稹命中注定不能与韦丛白头偕老,这韦丛自小身体孱弱,不是长寿之人,今年已经病故,元稹悲痛于心而愈发不思进取,经常出入花街柳巷去借酒消愁。韦大人现在已经是忍无可忍,将他扫地出门已成定局。所以针对此人,一旦失去眼下的地位,必然会幡然悔悟,凭其才华必然会脱颖而出,目前要提前开始布局了。”

    舒王虽然对罗令则所推荐的两人很满意,但是仍旧不满足,说道:“此二人是利在长远,可当下也需要有人调遣呀。”

    “其实还有一人,只是时机稍早,在下已经为殿下布好局了。”

    “是谁?”舒王迫不及待的问道。

    “西川节度使张延赏。”罗令则说,“此人与在下是早就相识的旧交,可说有宰相之才,而且早有投靠殿下之心,只可惜时机还早,目前还不是入朝的时侯,日后等他入朝,必成殿下的左右手。”

    ……….

    舒王李谊代天子到汾阳王府慰疾的排场当然不能小,朱雀大街早早就被羽林军禁街了。四匹白马的座驾前是数百名衣着靓丽的金吾卫士兵,手持明亮的武器开路,接着是乐人组成的队伍吹吹打打,车后边是宦官队伍,御赐的物品在车上用黄绢盖着。长安市民在路边伸长脖子看着,议论着,都以为是皇上经过,争着想一睹天子真容。

    汾阳王府在朱雀大街东侧亲仁里(唐长安城的住宅区共108个里坊,亲仁里是其中之一),挨着长安东市,王府昨日已经接到了内侍监的通知,所以早把王府内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府内人员众多,除了年过八旬的汾阳王郭子仪卧床外,汾阳王府足有几百人都在王府门前等待天子特使的到来。汾阳王儿孙满堂,除了平定安史之乱殉国的二儿子外,尚有七个儿子和八个女儿,而七子八婿也都在朝廷有官职,算上子子孙孙,真的是大唐除皇家以外的第一大户人家了。大唐公主嫁到别的大臣家依旧是公主,驸马府上下不敢说个‘不’字,可当年刚刚嫁入汾阳王府的升平公主就生生让驸马郭暧给教训了(京剧《打金枝》就是这个故事),只能乖乖的做儿媳妇。
第八章 最不合适的人(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