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元稹(2/2)
作者:颟夫

    元稹端起碗,说道:“不说这些烦心的事情,来,喝酒!”

    几人都端起碗,继续喝酒。

    裴度一边喝酒一边闲聊,“你们对这家酒肆很熟啊,经常来?”

    柳宗元笑答:“我们都是小官,靠自己的俸禄只能来这种地方,有胡姬美妾的酒家我们钱袋里的钱可不够啊!”

    “是啊,我们既没资格也不屑于靠其它手段去谋取钱财,只能到这种酒肆里小酌怡情。”刘禹锡附和地说。

    元稹心有不甘的说道:“我如果也像你们一样,能得到太子的赏识,待我出头之日,一定要像李白一样‘长安市上酒家眠’。”

    柳宗元看看四周,示意元稹小点声,说道:“不要这么大声,我们追随太子可不是为了什么高官厚禄,纯粹是为了能重振大唐,恢复贞观、开元时期的大唐盛世。”

    元稹说道:“那你们将来可是名利双收啊,来,为了大唐盛世,咱们再干一碗。”

    刘禹锡喝完酒正色说道:“元兄,你也是有才之人,哪天我把你引荐给太子身边的王叔文,他是有大志之人。”

    元稹一听,马上说道:“那你可别食言哦。”

    刘禹锡听了,趴在元稹耳边小声说道:“只要将来敢于铲除苛政、驱逐佞倖小人、立志恢复我大唐盛世的有才之人,太子都会敬慕,元兄大才在这长安城中几乎是家喻户晓,只要能振作精神,不沉迷于琐碎的小事上,定会有大展宏图之时。太子身边的侍棋王叔文,也是识才之人,待诏翰林王伾,左拾遗吕温(字和叔),谏议大夫李景俭(字宽忠),尚书司郎中韩晔,户部郎中韩泰,浙东观察判官凌准(字宗一),监察御史程异(字师举),侍御史陈谏,我们之间都是生死之交,立志将来一起辅佐太子登基后一扫朝廷阴霾。”

    柳宗元看他俩窃窃私语,问道:“你二人有什么不能对人说的秘密?”

    刘禹锡扫了一眼裴度,应付着说:“没什么不能为外人道的秘密,只是与元兄探讨大唐与回纥和谈的利弊?”

    柳宗元笑道:“这事也需咬耳朵?与邻为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裴度虽不知道刘禹锡和元稹所聊的内容,但是肯定不是与回纥和谈的事情。毕竟和他们初次相见,防备自己也属正常,知道自己在场他们说话不方便,小酌片刻就找借口告辞离开了。

    在回客栈的路上,裴度总结了一下对这三人的初次印象,元稹有才、多情,从言谈举止上隐隐感觉出有向上钻营之心;刘禹锡说话直爽,粗中有细;柳宗元还算心细,但是城府也不够深.......

    ..............本章已结束............................

    (关于唐代人互相之间的称谓: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有趣的是在唐代,女子称呼其婆婆亦呼为“大家”。至于像唐明皇这样的风流天子,则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而呼太真妃为“娘子”;皇太后自称为“朕”,这个可见《旧唐书?武则天传》中则天登基之前的谈话记录。

    至于皇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而“娘子”、“郎君”之呼非凭空无据,在唐代,没有“老爷”之称,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称呼主母和小姐俱为“娘子”。但是,“娘子”、“郎君”并非只用于奴仆称呼主人,旁人见了女子亦呼其为“娘子”,见了少年女子也有呼为“小娘子”者;年长者也会叫少年人为“郎”或“郎君”。

    在唐代,称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郎”呼之,例如,白居易呼元缜为“元九”,唐德宗曾呼陆贽为“陆九”;而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等叫法。而“萧郎”和“萧娘”作为普遍的代称,早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另外,既讲到了“郎”,另两个称呼也不可不提:当时,女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而女婿又被称为“郎子”,就如《无双传》中,无双家人从小就戏呼王仙客为“王郎子”。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当时,对于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呼其官职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称其“行第”。

    另外,百姓见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样自称为“臣”,这可见于明皇逃难时和一蓍老的对话,以及德宗出巡时与一农民之谈话。

    皇帝自称:“朕“。另外,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

    别人称呼皇帝: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像唐明皇这样的风流天子,则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

    皇后自称:皇太后下制令时,自称“予”,在便殿见群臣时,则称“吾”,很多时候也用“我”

    后妃自称:在正式场合用“妾某氏等”,“臣妾”也可)平时则用“我”或者“吾”

    公主自称:对皇帝,她也是称“吾”或者“我”

    皇帝对儿子的称呼:亲昵一点可叫小名,平时可叫他的名或者称呼其排行,如九郎之类

    皇太子自称:平时还是多用“我”或者“吾”,另外对皇帝或者皇后或者时可用“儿臣”,对下人可用“小王”。

    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诸王则被称呼为“王爷”

    普通人:

    基本上,男子和女子打招呼,不管是否相识,一律可以称为“娘子”,年轻一点的可以称呼为“小娘子”。这里“娘子”并非老婆含义,各位可以大胆使用。

    “相公”一词,严禁随便使用!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

    年长者也会叫少年人为“郎”或“郎君”,称呼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郎”呼之;而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

    唐代家法,父对子自称哥哥,或用做自己和别人说话时称呼自己父亲为哥哥。但不普遍。

    哥这种称呼方式只在古代的某一时期、某些人物曾经如此叫过,并不普遍。一般用做自己和别人说话时称呼自己父亲。《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曰:‘四哥仁孝’。”这里的四哥指的是唐玄宗的父亲唐睿宗。”

    唐人称父、兄皆为哥,长辈对晚辈、兄对弟、平辈朋友则直称名或呼为郎,唐人多是大家族,极重行第,虽是亲生父亲,有时也会以行第称呼,举例而言,本文中的太子贤在高宗诸子中排行第六,所以可称他六郎,他的儿子除了可以称他“阿哥”之外,也可称“六哥”,不过,在武后执政后,高宗的庶子们就都被排除在外,高宗的家庭就都以武后与她的五个儿为主,所以武后的子们通常就是自成行第,如幼子睿宗李旦,他的儿就直接称他“四哥”,而非正式的行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