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给我三十年(2/2)
作者:颟夫

    百无聊赖之中的裴度郁闷的拿起纸和笔,随意的就开始乱写起来,因为心中烦乱,连世子李淳走进来都没有注意到,直到李淳读出裴度纸上反复写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裴度才发现有人站到了自己身前,打量一下来人,赶忙放下笔施礼。口中说道:“不知世子殿下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哦?初次相见,先生怎知道本王的身份?”李淳好奇地问道。

    裴度有些恭维地答道:“殿下英姿神武,一看就知道身份高贵。这东宫之内,除了太子,何人有此神采。裴度看年龄猜测您必是世子殿下无疑。”

    李淳笑着说道:“原来先生还会看相啊!”说到这,李淳看了看裴度写的字,问道:“看先生所写字里透出的意思,似乎心有不悦,莫非先生初来乍到,这东宫有人欺生惹了先生?”

    “世子不要误会,下官一切都好,不要冤枉了别人。”裴度赶紧说到。

    “那就奇怪了?很多新科进士托关系想留在京城,而先生蒙鲁郡公保荐,不仅留在了京城,官职还破格提了一级,又有幸进入了东宫,不知先生还有什么郁闷?”

    “承蒙鲁郡公抬爱,下官刚登榜时还踌躇满志,但真的进入东宫才知道自己才识浅薄,既怕有负鲁郡公错爱,又怕不能为太子做什么,所以心中惶恐。”

    “先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前日与王叔文的论战本王也有所耳闻,毕竟耳听为虚,关于循序渐进的观点,还请先生能当面赐教。”

    “殿下莫要再提了,下官为人处事一向谨小慎微,治国观点太过保守,恐怕污了殿下的耳朵。”

    “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先生前日说的循序渐进、事缓则圆的观点,如果本王没理解错,似乎正是这个意思,而本王恰好有一个计划要用三十年来完成,不知道先生有没有兴趣听听?”

    裴度听到这里,眼睛一亮,拱手说道:“裴度愿洗耳恭听。”

    “假设上天能给本王三十年,本王欲用十年消除藩镇,用十年修缮法度,再用十年休生养息,三十年之后,再现开元盛世。”

    裴度一听李淳所言,果然如老师李泌推断的那样志向高远,既为自己遇到了明主而高兴,也为世子李淳的坦诚所感动,说道:“好气魄!殿下志向远大,规划有序,裴度以为殿下的计划必能实现。”

    “本王的计划还在酝酿之中,框架虽有,但是不知将来该从何入手,先生可有良策?”

    “既然殿下如此坦诚,下官就说说自己的观点,如有谬误,还望殿下海涵。如今朝廷心腹之疾在于藩镇,藩镇各据一方,勾结朝中大臣并拥兵自重。欲破藩镇不可强行,需要区别对待,天下藩镇分为四种,一是东南效忠朝廷的藩镇要不吝赏赐官爵;二是河朔地区忤逆不逊的藩镇要顺势而为、各个击破;三是中原藩镇本就是朝廷为防备河朔而设,必须要牢牢抓到手中;第四就是边疆藩镇,此为我大唐抵御外族的屏障,需要时刻优抚,以上四种藩镇务必区别对待,方不至天下大乱。藩镇之所以尾大不掉,在于兵力失衡,强干弱枝才能震慑藩镇。想要强干,朝廷手中就必须有足够强的兵力,那些阳奉阴违之辈才会慑服而效忠于朝廷,而善待效忠于朝廷的藩镇不仅可以弱枝,并可用他们来对付那些强藩,这就是恩威并施。此外,以藩治藩还能削弱各个藩镇实力,实力上彼消我增,只要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十年之内藩镇必平。”

    世子李淳早就听过王叔文等人给太子的计划,无非是“一旦太子登上皇位,首先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朝政,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对藩镇进行征讨”等等。这些建议听起来使人心潮澎湃,但是几乎为空中楼阁,几乎不具备可行性。今天听了裴度的观点,相对于王叔文的激进策略确实显得缓慢,但是成功的可能性相当高。李淳不由得对裴度说道:“先生的观点果然精辟入理,让本王获益匪浅。”

    裴度说道:“世子不要被下官的观点所蛊惑,自古道‘攘外必先安内’,要想一呼百应,如何保证上下同心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先生此话何意?”

    裴度微笑着说道:“时机未到,多说无益,世子只需记得韬光养晦、广结人脉即可。”

    世子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拉着裴度的手说道:“先生可愿意和本王共度这三十年?”

    “蒙殿下抬爱,裴度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