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大作家的日常(2/2)
作者:老王学车

    争论还在继续,吃着瓜子的同时江凡也大概从他们的对话中缕清了状况:因为当初《萌芽》是庄老师买的而《青年文摘》是王老师买的,俩人互换着看,最后江凡的文章在《萌芽》发表庄老师便自认为是江凡的领路人,谈起话来隐隐有把王老师排开的意思,王老师自然不高兴了,这么好的苗子怎么可能让你庄毕范一人独享,于是放学之后看到庄老师拿着自己写作心得出来的时候便留了个心眼跟了过来。

    听明白后江凡有些好奇,“你们怎么知道是我写的?”

    庄老师正想回答,突然扯扯嘴没说出口,这话说起来丢人。

    王老师自然没有顾忌,便噼里啪啦的解释起来,尤其是说到庄老师被拉走的场面更是眉飞色舞。庄老师在旁边听的更是不住的尴尬。

    江凡听后连连称奇,没想到昨晚竟然还有这等大事发生,早知道也去凑凑热闹了。随即也想明白了三伯三婶以及村民们的态度转变,原来都知道自己是“天才”的事情了,想到这竟隐隐有些得意。

    明白原委之后江凡自然不能作壁上观,随即当起了和事老,“王老师,庄老师,不管怎么样您二位都是我的恩师,走到哪都改变不了,我出的所有成绩都是你们的教育结果。”

    庄老师点点头,是个好孩子。

    王老师也点点头,这孩子懂事,不过随即又道:“你下一篇文章能发到《青年文摘》吗?”

    江凡有些为难的看着他道:“可以倒是可以。”

    王老师接茬,“难道还有不过?”

    江凡苦笑道:“上次我给两家都投稿了,《青年文摘》没看上。”

    “......”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两位老师叮嘱了几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便回去了,他们要好好琢磨一下后续的教学问题。

    耳根清净后江凡又继续开始做饭,小宝已经饿的不行了。

    ......

    时间继续流逝,日子还在继续。弄清原委的江凡开始坦然面对所有人的称赞。随着话题热度的降温和新的八卦出现江凡的关注度也随之下降,只有新的一期《萌芽》出来才会又掀起一场讨论,直到最后大家渐渐适应和麻木。

    小小的蝴蝶翅膀在小乡村轻轻的拍打,随着文章的不断发表一些人的生活也渐渐发生了改变。

    最直接的当然是江凡,在不断收到稿费的同时小卖铺的生意也渐渐火爆,学生们总是借着买东西的机会参观一下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家长们也会不时的过来串串门唠唠嗑免不了要买点小东西,到最后江凡便顺应潮流的将小卖铺变成了小超市,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同时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兄弟超市”。

    作为合伙人的江黎荷包自然也渐渐鼓了起来,当然,交给组织也是在所难免,但零零碎碎的小私房也让他排到了学校富豪榜前三,自此身边总是多了一些小跟班。

    小宝借着家中开店的优势吃尽零食,日子过的美滋滋,免不得长成了胖小子。他自己毫不介意。江凡自然也不在乎,小胖子更可爱不是吗。

    奶奶的生活方式依然没有改变,孙儿赚再多的钱似乎都和自己无关,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她不再拒绝桌上的美食,身体也渐渐变得硬朗。

    三婶对江凡的喜爱差不多达到了对小宝一样的高度,每次见面都笑的灿烂起来,只有三伯慢慢开始严肃,甚至给他安排了一些学习任务,似乎真把江凡当成了传人。

    王老师和庄老师趁着寒假开了一个写作班,因为有江凡这个活广告自然生源不愁,只是可怜了那些好不容易盼来暑假的学生,江黎就是其中之一。

    江朔署也被送到了培训班,随着江凡的名头越来越大赵翠花也慢慢的放下了成见,本来就不关人家的事自己何苦和一个孩子过不去呢,而且还是个前途无量的孩子。农村的妇女不一定代表短视。

    至于社会影响?只不过是多了一个有才气的少年而已,华夏几千年从来就不缺这个。

    在市场恒定的情况下对手的崛起也意味着自己的没落。所以最郁闷的就是江继泉,随着兄弟超市的红火他的小卖铺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只有住的近的碍于情面才会到他家买些东西。到最后他便索性关门跟着三哥江继忠一起开餐馆,日子也算是不愁,只是心里免不得有些不舒服。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总有些人在背后说些酸溜溜的话,但也引不起什么波澜。这些事也不会传到江凡耳中,毕竟他只是一个孩子。

    其实就算传到他的耳中他也不会在意,没有人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有多少人喜欢你就会有多少人讨厌你,喷子不仅仅是后世网络上所特有。

    ......

    时间一天天流逝,转眼便到了新年。

    因为父亲未归的缘故今年祖孙三人在三伯家一起吃着团年饭,江凡也陪着一家人乐呵呵的看着九六春晚,别有一番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