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起义(1/1)
作者:海边小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间很快进入了甲午年,重庆的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中,叶希夷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叶希夷以糜潞为主导建立其的情报网已经渗透进入重庆府,通过知府的公文来往中,叶希夷得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了。。。。

    朝鲜全罗道东学道的领袖全奉准,率领不堪贪官污吏欺压的百姓起义,全奉准被推为总督。起义已经爆发就不可收拾,各地的东学道信徒都接竿而起,一时形成了燎原之势。

    起义军迅速的就占领了全罗道全境,忠清、庆尚两道的东学道徒群起响应,忠清道的东学党起义大部都被驻守在那里的北洋陆军镇压,有小部分人溃逃如了全罗和庆尚境内。起义军在庆尚道境内却是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抵抗,朝鲜的官兵很快就被起义军击溃,庆尚道已经被东学道徒占领。这样,朝鲜南部两个道全被被起义军占领,东学党起义军一时声势浩大,士气旺盛。

    有趣的是这次起义的导火索,全罗道古阜郡郡守赵秉甲是个有名的贪官,而且是有名的色中饿鬼,百姓对他非常的痛恨。可是这家伙却是从来都不知道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最终万石洑水税事件发生,便激发了这次起义。古阜郡是朝鲜的产米区之一,水利灌溉至关重要。朝鲜有一种特有的堰,以木石或土沙筑成,用来截水灌溉农田,叫做洑。洑分国有和民有两种。万石洑就是古阜郡的国有洑之一。农民从国有洑引水灌溉,须缴纳一定的水税。此项水税收入,按惯例只用于洑的管理及其他有关事业,并不上缴国库。自赵秉甲上任后,征发数万农民修洑。及至完工之后,赵秉甲竟擅自废除惯例,增加水税,且将水税纳入私囊。郡民不服,赴郡衙辨理,赵秉甲置之不理。郡民复派代表赴全州,向全罗道观察使金文铉申述。金反将代表逮捕,投入监狱。郡民忍无可忍,便揭竿而起了。

    朝鲜东学道起义声势浩大,势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朝鲜官兵,朝鲜王室已经没有能力剿灭这股势力,朝鲜国王不得不向我们大清国借兵镇压。由于忠清道有大清的军队驻守,所以朝鲜国王暂时对汉城的安全是放心的。但为了安全起见朝鲜国王还是向大清政府求助,希望能够再派兵过去帮助他们镇压起义军。

    通过官府的公文,叶希夷大抵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当最令叶希夷担心的是朝廷的公文中清一色的宣扬出兵朝鲜仿佛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另外在公文中也没有提及日本对此的反映,看似是清政府从上至下都觉得这次出兵镇压起义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这才是令叶希夷最为担心的,后世记忆里这次战争初期清朝根本没有准备好,即使到了战争爆发之后很长时间内,朝廷内部还对这次战争是打还是不打有疑问,而反观日本自上而下为这次战争准备了十几年,相比较之下高下立判。

    想想这些事情自己无法解决,还是交给朝廷的大员们头疼吧,叶希夷转而想到自己能解决的事情,随着叶家收入的不断增加,叶希夷有了底气,这次他将目光锁定在外派留学生上,第一批派往德国的留学生已经在德国生活了一年,他们大多已经融入了德国的生活,在相关的学校学习生活着。但是还是有3人因为不适应那边的生活,而退学归国。

    这次叶希夷准备排除第二批留学生出国,而这次叶希夷准备派出40人的队伍出国,其中包括由胡勇领队的军校生10人,这十人中有6人是这次随叶希夷一同外出游历的护卫队员,剩下的4人丛新加入的护卫队员中选出。

    剩余的30人,则是由叶家私塾中选出品学兼优的30名14-16岁左右的学童,他们将分派到不同的学校学习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和医学等。这其中还包括了糜潞的弟弟,经过叶希夷的丛中调解,最终皆大欢喜糜潞还是同意她的弟弟出国学习西医。

    鉴于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中赴军校学习的留学生表现良好,并没有人中途退出,所以这次40人的队伍只选10名赴军校学习。叶希夷将大量的留学名额留给了其天方面的留学生,以备其中有人中途退出。

    当然好消息是第一批留学的军校生中,吴佩孚因成绩优异,还获得了军校的提供的全额奖学金以及去德军参谋部实习3个月的机会,相信这会给吴佩孚未来从军提供很大的帮助。学习化学的留学生因为与国内与国外反差很大最终有3人退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最令叶希夷无可奈何的事情是,他购买的管退火炮技术,虽然和豪森内达成协议,继续有豪森内在德国研究将其实用化,但是每月将近1万两银子的投入,让叶希夷肉疼。一年12万两银子的投入,却未见任何回报,要不是叶希夷始终坚持向这方面投资,估计换成任何人都会马上终止投入的。

    并且据跟随豪森内学习的留学生报告,豪森内这项技术的研究短时间内是不会有成果的,最理想的状态也得3-----5年内才能将这项技术最终实用化。知道这些后,叶希夷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加大了投入,因为他自己知道这项技术是后世所有火炮都要用到的,自己现在无法掌握先进的技术,好不容易捡漏有这么一项技术在手,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他相信最终这项技术成功后,带给他的回报将会是不可估量的。

    想罢这些叶希夷只能独断专权一回,以自己这几年来开办工厂的带来的声誉,强行推动对这项技术研究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