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三个师团的扩编(1/2)
作者:吐槽是福
    “一场占据了巴黎的战役胜利,竟然刷了整整三万历史粉碎点,这占领首都的奖励真是丰厚的令人发指啊!可惜的是,下一个杀戮指标变成了百万级,这可不太好弄了,人都杀光了,老子总不能让一群士兵种田办工厂吧……

    先把军队爆出来吧,这一次将兵力顶上去,我倒要看看法兰西王国还怎么动我!“

    林皓达目光火热的看着进账的三万历史粉碎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最廉价的线列步兵。

    巴黎巷战中让林皓达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压榨线列步兵战斗士气的方法,用精锐忠诚的兵种和凶悍的骠骑兵充当督战队!

    在骠骑兵的速度优势下,进攻中的线列步兵连逃离战场都变成奢望,林皓达可是清清楚楚看到了进攻中的线列步兵大队士气列表中,多出了一项骑兵督战士气被迫增强的属性。

    至于士兵们的情绪,林皓达倒是不用太担心,战场上临阵脱逃被督战队砍了脑袋,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欧洲各国列强对待逃兵的处罚向来不轻,林皓达设立的骠骑兵督战队顶多也就是手段凶狠了些,跳过了审判的步骤,直接当场处决……

    因此,林皓达放心彻底的选择了廉价的线列步兵为暴兵对象!

    步骑炮都已经齐备了,接下来就要看兵力的绝对数量了,至少在没有面对欧陆列强精锐之前,军队的数量是十分重要的战斗数据!

    3万历史粉碎点,在林皓达的操作下,变成了300个连队的线列步兵兵种卡。

    这可是整整48000人啊!

    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林皓达麾下的军团规模直接突破了6万大关!

    绝对数量的增加无疑是振奋人心的事情,即便这些士兵只是最普通的线列步兵,那也是受到过正规军事化训练的军队啊,比起临时拉起来的民兵强出了不知多少。

    至于这48000人未来的编制,林皓达早就想好了,他会将100个满编线列步兵连队,拢共16000编为一个步兵师,在全是老兵组成的第一步兵师后面顺延,分别为第二步兵师,第三步兵师,第四步兵师,番号简介方便指挥。

    在战场上实用性才是最重要的,林皓达可没有古代将军那种无意义的虚荣心,非要将各个部队安上一大堆听起来很威武的名号,什么青龙师团,朱雀连队的,听起来自然是棒棒哒,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一大堆‘神兽’路过呢……

    然而,这些名号真的就只是听起来不错而已,这类特立独行的番号数量少了还可以,多了的话,无疑是给各级将官增加麻烦,因为光从番号上看,无法得到任何有关这支部队的具体情况数据……

    正因这类用来装叉的显耀番号的实际效用差强人意,从近代化开始,军队开始正规化后,番号就变成了简单易懂的数字标识,这样一来从部队的番号数据就能简单得出这只部队建立的时间先后,例如第一军团建立的时间肯定早于第108军团……

    这种番号的简洁化失去了特立独行的华丽感,却让新上任的将官更快速的掌握自己的部队,非常符合实用性。

    当然,要是有某支部队用优秀的战绩证明了自己的突出实力,也会被政府赋予别具一格的特殊番号,以便于显示其所获得的荣耀,这类精锐部队番号并不多,不会对整体的军事体制造成什么影响,并且突出独立的番号也会增加英雄部队成员的荣耀感。

    自然而然的,追求实用性的林皓达就选择了第一第二第三……这种部队番号,线列步兵在他眼里只是消耗品,方便自己指挥和使用才是正道!

    300个满编连队48000人就这么被预定为3个师团,每个师团是16000人配额,只要在未来战斗中每个师团战损后兵力不低于万人,基本上不会再进行补充了,林皓达相信经过真正战场的锤炼,各个师团即便人数变少,也会因为战争磨合而变相增强战斗力。

    在消费完历史粉碎点后,林皓达直接用掉了那一次抽奖,相比于海量的历史粉碎点而言,如今的抽奖机会在林皓达眼里只能算是惊喜或添头,当然,大部分抽奖得到的奖励都是添头而不是惊喜……

    随着熟悉的光幕变换,悦耳的全面战争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恭喜元帅大人获得外交官戴高乐.马丹文职类人物随从,请元帅大人查收。】

    “麻蛋?这个人物随从的姓氏是在骂人么?”林皓达愣愣的看着眼底视网膜前方多出来的人物随从卡片,感到一阵莫名的蛋疼……

    在看清楚对方的姓氏是‘马丹’而不是骂人的麻蛋后,林皓达对欧洲白佬的名字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

    至于戴高乐这个历史名人的名号,林皓达倒是习以为常,反正全面战争系统出产的人物随从跟历史名人只是名字相同而已,林皓达也就当看个乐呵。

    【外交官:戴高乐.马丹

    介绍:这只是一个虚拟的复制人,不要将他与某个历史人物联系,他出身小贵族家庭,精通绅士礼仪和口才交流,除了不错的交流能力外,他其他方面都十分平庸,谦谦有礼的性格算是他胜任外交官唯一的优点,至少他不会在外交时因为情绪激动而闯下祸事,这是一位理智而有礼貌的绅士。

174 三个师团的扩编(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