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能量储存(一)(2/2)
作者:好梦永远不醒

    不过,魏民生从来就不会被现实的框架束缚了自己的思维,两个世界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现状,注定了会有不一样的发展方向。

    现实世界中,由于受制于土地的使用权,一般的企业是不能随意更改土地使用性质的。

    所以,只能通过制造那些便于移动和运输的金属高压设备,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魏民生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既然华夏城对于能量的大规模存储方面有着现实的需求,而且大家也试验出了更为理想的方法,在各种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大胆去做就是。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水网附近被挖出了一个个直径、深度都达到五十米的圆柱形深坑。

    为了防止周围的土石塌方,魏民生选择了层层浇筑钢筋混凝土隔圈的方式。

    首先在准备开挖深坑的地方,挖出一道深一米、宽五十厘米的沟,然后在沟内编织钢筋网。

    钢筋网的上面留出接头,继续向上延伸,形成一个直径五十米的圆筒结构。

    在不断浇筑混凝土隔圈的同时,周围就使用塔吊和小型机械开始开挖隔圈中的土石。

    当隔圈中的土石被挖空后,隔圈的保养期基本上也已经足够了。

    取掉隔圈底部支撑的土石后,圆筒结构的隔圈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以阻止周围土石的垮塌对其中正在施工的人员和机械造成影响。

    当深坑达到设计的深度之后,再把圆筒结构隔圈的底部和顶部用钢筋混凝土封闭起来,并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好相应的管道和阀门开关,形成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容器。

    在容器的顶部,除了基本的管道和阀门之外,还设计了一个只能向内打开的高压密封门。

    在容器内外没有压力差的情况下,背着供氧设备的维修人员可以很方便地进出。

    为了提高混凝土容器的气密性,魏民生的设计团队在容器的内部刷上了一层柔性材料,这种柔性材料可以轻易地堵住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那些细小的缝隙。

    经过实验,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与其内外压力差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容器内存储气体的压力,在不改变容器本身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可以用提高容器外部压力的方式来达到。

    也就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华夏国修建的这个大型容器之中,还可以层层嵌套多个逐渐变小的容器。

    最中心的那个容器容积虽然较小,但其中存储气体的压力完全可以达到最外层容器中压力的数倍,从而达到存储更大能量的目的。

    但是,那样的做法虽然可以显著提升能量存储的密度,但其复杂的结构提高了修建的难度。

    而且,嵌套的多个容器只要有一个出现问题,打破原有的压力平衡,就可能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多个容器的损坏。

    华夏国现在又不缺地盘,所以这种提升能量存储密度的设计方案并没有多高的性价比,还不如多修几个相同的容器,然后用管道将它们连接起来划算。

    这些埋在地下的大型压力容器,即使出现问题也不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其安全性能以及内部容量,与那些安放在开阔地带的金属压力容器相比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