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拯救野鸭(1/1)
作者:飘流的木头
    王小柯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他和他的故事在校园里广泛流传,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许多人都认识了他和以认识他为荣。走到哪儿都有人和他打招呼,他被动地和大家寒暄着,却压根儿想不起他们是谁。

    王小柯的爸爸有一个同事,半年前从山里网到了一群野鸭,数量足有十五六只。那个同事喜欢吃王小柯妈妈烧的菜,常常到他们家蹭饭,关系特别融洽。也许算是回馈吧,他把这些野鸭悉数送给了王小柯的妈妈。

    野鸭长的灰不溜秋的,并不比家鸡好看多少。

    “野鸭善于飞行,能长途迁徙数百公里。”那个叔叔送野鸭的时候告诉王小柯的妈妈道。

    王小柯的爸爸、妈妈把每只野鸭的翅膀都用绳子绑了起来,这样它们就飞不起来了。然后把野鸭当家鸡养活了起来。

    四普大院里有一片很大的池塘,野鸭们喜欢水,王小柯的妈妈每天早上就把野鸭赶到池塘里,让野鸭自己在池塘里戏水、觅食。傍晚天光暗淡下来的时候,她又拿着根长长的竹竿再到池塘边把野鸭赶回院里。

    期未考试结束,假期就来了。

    假期,王小柯接替了妈妈的工作。早上他早早地起来,拿着长长的竹竿赶野鸭去池塘;晚上再把它们赶回院里。

    野鸭刚到他家的时候还是雏鸭,个头也是瘦瘦小小的。半年的时间它们已经长大了很多,有几只肥的走路已经一摇一摆的了。王小柯的妈妈看到眼里,喜上眉梢。

    长大了的野鸭虽然翅膀被绳子紧紧的绑着,绳子却束缚不住它们飞翔的心。有时候它们也跃跃欲试地展翅在低空飞一飞,扑腾扑腾翅膀,翅膀上的羽毛被绑着,伸展不开,它们刚飞起来一点就沉沉地落了下来。

    王小柯清楚地记得,在这个假期结束,开学之初,爸爸就把这些野鸭宰杀了,一家人和周围的邻居都美美的享受了一段有肉的、有山珍美味的时光。

    这既让王小柯为鸭子们的命运着急,又有些眼馋那鲜美的野鸭肉。七九年、八零年人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猪肉,买猪肉还需要肉票,定量供应。光是有钱,没有肉票那你是买不回肉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计划经济,有限的资源定量地分配给大家使用。

    王小柯跟野鸭们朝夕相处,渐渐喜欢上了它们。

    他没事的时候就静静地坐在池塘边的大石头上,观察野鸭群的一举一动。野鸭有噗,它们在水面上轻快地游走着,一会儿这个把长长的、扁扁的鸭嘴伸进水里,一会儿那个又把长长的、扁扁的鸭嘴伸进水里,每次鸭嘴露出水面都会小有收获。有的时候是一条小草鱼,有的时候是一条小鲫鱼,落空的时候很少。

    野鸭们在池塘里快乐地生活着,它们互相嘎嘎地叫唤着,有公鸭,有母鸭,有大一点的鸭,有个头稍小一点的鸭。它们在池塘里捉虫、捕鱼、嬉戏。这池塘就是它们的天堂啊。

    王小柯在心里数默默着地数着日子,野鸭们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它们离被宰杀的时间越来越近。它们对自己的命运却茫然未知,它们已然把人类当成了它们的亲人。

    野鸭们一定要被宰杀吗?王小柯在想,他能改变它们的命运吗?

    格尔木的秋天是个多风的季节,起风的时候风刮起来刮的天昏地暗。狂风把远处的乌云吹的越来越近,把树上发黄的叶子吹的飘落下来,旋转着,忽高忽低地坠落下来。地上的枯叶被风赶的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四散开来。

    池塘的水面被风吹起一圈一圈的涟漪,野鸭们无精打彩地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野鸭们用它们清澈的目光瞅着这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世界。

    王小柯把竹竿一横,野鸭群就像得了命令一样,从池塘里游到岸边,它们一摇一摆地上了岸。

    王小柯捉住了一只野鸭,它受到惊吓,伸长了脖子,嘎嘎地叫着。他给它解开了绑在翅膀上的绳子,解绑的翅膀一下子伸展开来,长长的羽毛像两把大蒲扇。这只野鸭扑腾着伸展开的翅膀低飞了起来,落下来,再飞起来,转眼就飞起一人高了。与生俱来的飞翔的本领无师自通。第二只、第三只....,王小柯把所有的野鸭翅膀上的绳子都解开了。它们七零八落地开始展翅试飞。一会儿这一只腾空而起,一会儿那一只也腾空蹿起......。

    狂风把人们都赶到了家里,街面上、池塘边见不到一个人影。

    这群重获自由的野鸭在狂风大作的午后,成了这个小小世界里最鲜活的精灵。它们亢奋着,经过短暂的试飞后,恢复了自由的野性,在池塘上空盘旋了片刻,依着它们自身的罗盘指引的方向,一字排开向着东南方向飞去。

    野鸭们迁徙了。

    王小柯如释重负地吐吐舌头,一路小跑地回了家。蒙头大睡起来,这一觉睡的格外香甜。

    傍晚时分,妈妈焦急的赶回家,手里拿着那根长长的竹竿,身后却是空荡荡的了。

    爸爸妈妈都出去找野鸭了,还发动了周围的邻居一起寻找。他们找遍了四普大院的旮旮角角,一无所获。

    野鸭群如人间蒸发一样从池塘里失踪了。

    王小柯不能向人们点破野鸭的去向,此天机不可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