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感恩的滋味(1/2)
作者:北海一岛
    李亚东原本计划是三月九号离京,刚好陪母亲过完节日,挺好的安排。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齐家兄弟折腾了好几天,硬是没买到九号飞往羊城的机票,据说那边好像在开什么展销会,时间就是十号,所以九号的机票基本都被各大企业给包圆了,结果只好买了十号的票。

    因此,也只能在京城多逗留一天。

    闲来无事,李亚东便打算去燕园逛逛,反正也不远。

    两年前他捐了一个亿给北大,也规划了一系列的建设,是时候去看看成果。

    也没有惊动北大方面,就是一时心血来潮,想故地重游一番,顺便看看自己的资金落实情况而已,没必要搞得人尽皆知,他本就不喜太官方的场面。

    带着齐家兄弟一起,也没开车,三人慢悠悠地从清华园这边走到了燕园。

    燕园还是挺大的,三人从南门进入,周边的几排宿舍楼和教务楼并没有太大变化,直到往前走了一阵儿,来到五四运动场时,清晰的变化才一目了然。

    绿茵茵的草坪、干净整洁的红色跑道,包括崭新的足球门框,以及散布在运动场上的各种现代化健身器械,都是以前所没有的。

    运动场焕然一新,配套设施齐全,同学们大概也就愿意过来运动,活跃在运动场上的学生,明显要比过去多得多。且他们都穿着统一的服饰:蓝白相间的运动服,胸口一侧印有北大校徽和学校名字,脚下都是红白相间的回力鞋。

    整齐划一,朝夕蓬勃。

    空气中弥漫着热情和张扬,那是青春的气息。

    真好。

    深入校园后,主体框架并没有大的变动,但一些细节的改变,还是触目可见的。就譬如一些道路明显拓宽了,旁边的花坛里也栽种了更为赏心悦目但也更名贵的品种,造型别致的路灯沿着纵横交错的路面贯穿整个校园,大约五百米的范围内就能看到一个公用电话亭。

    燕园更美了,设施也更加完善,相信生活在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们的幸福感,必然也会大大的提升,这令李亚东心情愉悦,多少有些自豪感。

    一路来到静院——学校里教学设施的改变,以及科研领域的投入,这些方面李亚东“微服私访”不好察看,单从表面来看,这里的变化最大。

    当下所处的地块,李亚东清晰的记得,当年他还在北大的时候,是一块绿茵茵的草地,面积很大。他曾参入的那个文学社,就在前面那几座古典院落中的一座里,那时社员们总喜欢跑到这片草地上吟诗作对。

    而现在,这里却拔地而起了几排清一色的六层楼房。

    虽说是楼房,但同样是红墙绿瓦的设计,符合燕园的整体韵味,古朴大方,丝毫不显违和。

    因为新年刚过,楼房的每个门户外面都张贴着大红对联,看起来特别喜庆。

    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李亚东当初特地提出必须兴建的教师公寓楼了。

    他原本也就无意间逛到这里,驻足观望一下,看完就走的意思,却不想刚准备离开,正对着自己这幢楼的一楼底层一户人家的红漆大门,恰好被推开,从里面走出一个手里捧着几本书籍的中年妇女。

    李亚东是听到动静,下意识地一回头,就感觉这人有些眼熟,而中年妇女却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李亚东同学!”她声音里透着一股尖锐,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不敢置信,又流露出无尽欣喜。

    能这样称呼自己的,无疑是老师了。只是……很惭愧,李亚东叫不上这位老师的名字,也只能礼貌地点头,笑着喊了一声,“老师好。”

    “好好,好的很。还是托你的福呢……”面容慈祥的女老师激动得走上前来,不由分说地就拉着三人进屋,说什么都不让走,一定要进屋喝杯水。

    盛情难却啊,李亚东也只能带着齐家兄弟一起走进她家。

    家里人还真不少,光老人就有四个,看样子没有第一个低于六十岁的,还有两个姑娘,大的似乎已经成人,小的也能有十二三岁的样子。

第四百六十章 感恩的滋味(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