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潢贵胄(2/2)
作者:向晚非雪

    也正式因为太宗皇帝的种种溺爱,因此也助长了李泰夺嫡的野心,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又细腻,美好又邪恶,既是可爱可喜之皇子,又是可恨可悲之兄弟。

    历史上,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太宗皇帝为了达到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

    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高宗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纵观李泰的一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地位略亚于哥哥李承乾,不过受到的宠溺,却是不输年幼的弟弟李治。

    更为重要的是,李泰本人堪称是才华横溢,史载其“聪敏绝伦”,因为他不仅对文学十分精通,所藏书籍甚至和皇室的藏书楼一样多,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

    太宗皇帝因此特许李泰在自己的王府里设立文学馆,可以自由的接引有学问的人,李泰于是听属吏的话,学习古代平原、孟尝君的方法,养了许多的文学之士以著书、立说。

    于是上书给太宗皇帝,经过允许,花费数年时间,编成五百五十篇的《括地志》一部,《括地志》著成,太宗皇帝观之大喜,令藏之于秘阁,赐李泰锦缎上万,又因李泰肥胖,于是允许他坐轿子上朝。

    但太宗皇帝这种过份宠爱李泰的行为也引起了大臣们的忧虑,纷纷上奏章,意思是皇帝对次子的待遇,超过了太子,容易引起外间猜测。而且过份宠爱某人,容易骄纵他的行为,也会引起其它儿子的不满和引起妒忌。引古譬今,历史上皇帝过份娇宠儿孙都没有好的下场。这也引起了太宗皇帝的重视,于是稍稍有些控制,请注意,只是稍稍。

    后来,皇太子李承乾因为受伤,脚部落下残疾,李泰想取而代之,于是交结朝中群臣,依附为朋党。

    不久李承乾真的被废,一些人要拥立李泰为太子,太宗皇帝私下也想立李泰。而长孙无忌却一定要立晋王李治。

    这时太原出现了一块石头,上面刻有“治万吉”几个字,也就是“李治万岁吉祥”的意思,太宗皇帝又动了改立李治的念头。因为太原是李唐王朝起家的地方,古人多迷信孅纬,对莫名出现的天象、文字总有些敬畏的态度。

    李泰知道有这个动向,就找机会恐吓李治:“你和李元昌关系好,不会像他那样吗?”

    李元昌是李承乾党羽,以谋反罪先被杀,李治于是整日一副郁闷的样子,太宗皇帝很奇怪,经询问李治说出缘由,心中更有了看法。

    之后又召李承乾责问他欲谋反的理由,李承乾道:“臣下贵为太子,还要求些什么呢?只因李泰有企图,所以与一些朝廷大臣谋求自保罢了,因此有一些坏人趁机让臣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李泰成为太子,正好让他的计谋得逞。”

    再加上,历史上李泰那句超级有名的“杀子传弟”,他的结局也就注定了。

    当然,这也都是后话,如今的李泰可谓志得意满,太宗皇帝对他种种逾越礼制的宠爱,让他的头脑当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把亲哥哥李承乾拉下了马,自己就能登上储君之位了。

    都说天家无亲情,而太宗皇帝的确可以对别的皇子说一番“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这样冠名堂皇的话,然后将这些皇子打发去封地以“绝觊觎之心”。却因私爱而将对太子之位最有威胁的李泰留在身边,不让其之藩。

    太宗皇帝也可以对别的皇子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儿子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们财物,却在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的东西,甚至比太子还要多。

    太宗皇帝同样可以在别的皇子谋反时,对他说出“往是吾子,今为国雠”这样大义凛然的话,然后毫不犹豫地将其赐死,却惟独在面对自己最心爱的李泰时会有种种不舍,在历史上为了保全他的性命而绞尽脑汁。

    太宗皇帝在历史上这些犹如世间任何一位寻常父亲疼爱儿子的举动,以至于时常招徕魏征、岑文本等人一篇接一篇的上疏,就连褚遂良最后也不得不感慨道:“今天之所以会有夺嫡的事情发生,正是陛下你没有节制的宠爱造成的!”

    而李泰也正是在这万千父爱中一时迷失了方向,最终选择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又如何不教人怅惘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