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长孙狐狸(1/2)
作者:向晚非雪
    东宫书房之中,原本对这份差事非常抗拒的薛琰,在和李承乾的一番交谈之后,突然发现这份工作,也是很有意思的。

    前世,薛琰从来都不曾体会过教书育人的乐趣,虽然那个时候,有很多名校的高材生费尽心思的想要拜倒在他的门下,其中不乏一些权贵的子弟,可是薛琰却一概不纳,只是为了避免麻烦。

    但是现在,在李承乾这里,薛琰突然感觉到了教书育人的乐趣,或许是因为知道历史上李承乾这个悲情太子的结局,如今他正在做的是改变对方命运的事情,有种将历史拿捏在手中,任意创造的感觉吧。

    李承乾确实是个聪明的少年郎,虽然性格上有很多缺点,诸如软弱,急躁,没主见,但是,不可否认,他真的如史书上记载的那般,非常聪慧。

    薛琰所说的话,李承乾不但能够很快的理解,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这一点,倒是让薛琰非常惊喜,不管怎么说,雕琢一块璞玉,总归要比在一块朽木之上雕刻要容易的多了。

    正说着,突然有内侍前来通禀,长孙无忌到了!

    “快快有请!”李承乾听到是自家的亲娘舅来了,连忙站起身,迎了出去。

    薛琰也不好继续这么大模大样的坐着,毕竟来的这位可是大唐帝国第二尊贵家族的大族长,而且还是李承乾的舅舅,要是按照后世的算法,也可以归到他长辈那一栏了。

    人未到,笑声先传了进来。

    “承乾,听说圣上给你找了位小师傅,我这边当过值便赶了过来,也想要认识一下,这位连圣上都赞誉有加的少年郎!”

    长孙无忌说着,已经和李承乾一起走进了书房,看到薛琰正站着迎候,心中不禁感到满意,一般来说,有才华的人,都不免恃才傲物,可见着薛琰这般乖觉,想来是个懂分寸,识进退的。

    “想来这位就是武阳郡公!”

    “不敢!”薛琰连忙自谦,道,“长孙大人面前,小子岂敢失礼,大人称呼小子姓名便可!”

    薛琰说着,不禁抬头打量了长孙无忌一眼,发觉面前这个中年人,完全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般,给他的感觉十分和善,笑容也十分真诚,唯一让薛琰不敢放松警惕的,就是那双说说放光的丹凤眼。

    这位历史名人不简单啊!

    薛琰在打量着长孙无忌的同时,长孙无忌也在打量着薛琰,他出身高贵,如今又贵为国舅,可是见着薛琰,他也不由得羡慕起来,羡慕那个脾气倔强的老武阳郡公。

    薛琰风姿俊朗,举止儒雅,当得起人中龙凤这个称呼。

    长孙无忌微微愣了一下,便立刻反应了过来,叹息了一声,道:“故人之子,原来都已经这般大了,当真是不服老都不行了!”

    故人之子!?

    薛琰在心里小小的吐槽了一句,倘若当真撑得起是故人的话,他那位便宜老爹,也不会郁郁而终了。

    李承乾对这位亲娘舅也十分尊敬,请长孙无忌去坐主位,却被长孙无忌推辞了,薛琰在一旁看着,心中也不得不感叹,这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头脑还真的十分清醒,即便面对的不是太宗皇帝,即便这里没有其他人,可还是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可是日后呢?

    薛琰不禁为长孙无忌这位史书之上大大有名的人物惋惜起来,身为托孤之臣,最终却被小人逼死,当真是可悲可叹。

    在华夏的历史上,一元权力体制之下,往往会派生出托孤大臣这种不尴不尬的产物,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刘备托孤诸葛亮、太宗皇帝托孤长孙无忌、隆庆帝托孤张居正、顺治托孤鳌拜等等。

    不过纵观历史,除了除了诸葛亮之外,其余的托孤大臣多是以悲剧收场,甚至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下场令人唏嘘不已,其中,就以长孙无忌最悲剧。

    历史上,长孙无忌身为是太宗、高宗两朝的重量级人物,出身于当时赫赫有名的长孙氏家族,很早就成为皇家贵族圈子,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成员。他与太宗皇帝是发小,一直鞍前马后的追随,其妹妹更是太宗皇帝的结发之妻、千古皇后的楷模长孙皇后。太宗皇帝之后,登上皇位的高宗,则是他的亲外甥。

    长孙无忌虽然很早就追随太宗皇帝,但并无突出功绩,但长孙无忌极力鼓动太宗皇帝发动玄武门政变,也是这次政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正因为如此,在贞观年间,人才济济的朝堂之上,才能、功绩并不是突出的长孙无忌,却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不但魏征等人难以不能与之相比,就连太宗皇帝的首席谋士房玄龄也逊色一筹,可见太宗皇帝对长孙无忌的特殊信赖。

第九十七章 长孙狐狸(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