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变态繁荣(1/2)
作者:二子从周
    第三百五十二章变态繁荣

    三人轻轻松松就进了城,苏油难免对渭州城如此不注意身份检查有些担忧。

    城中又是另一番景象,居然有些热闹,沿街多是商贩,皮货铺子很多,除此之外,还有药行,茶叶行,瓷器行,丝布行等大项。

    有一处装修豪华的建筑,苏油派张麒打听,乃是钞行,商人们交换盐引的地方。

    衙门一样破败,衙门附近还有学宫,文庙,不过窗上的纸都破了,没有学生,也没有教谕。

    倒是学宫边上一条巷子颇为热闹,羌汉军士,商人,脚夫,进进出出,不少女人在门口浓妆艳抹,招徕生意。

    石薇好奇地朝巷子里打量,苏油挡住她的眼睛:“这么好奇干啥?走走走,先去其他逛一圈再说。”

    城中修造产业也比较发达,马具,弓箭,军器修补,有一定的规模。

    驿馆和饭店,旅社,生意也相当不错,多是些粗野带刀的旅客。

    一圈下来,苏油算是基本明白了,这是一座因为军事而变态繁荣的边城,冒险家的乐园。

    兜了一大圈,在驿馆安排好石薇和张麒,苏油才转回州衙,实行交接手续。

    渭州知州陈述古,以前还是陕西路转运使,年前将朝廷派薛向代替了他的职务,如今交卸了渭州差遣之后,就该换地方了。

    陈述古是标准的诗词文人,渭州离凤翔又近,属于大苏的文化辐射范围,和大苏诗词酬唱甚为相得,因此连带着对小小苏也青眼有加。

    见苏油不带仪仗,匹马上任,不由得啧啧称奇:“探花郎真是奇人,不着官袍,不排仪仗,不晓事的冲突了怎么了得?”

    苏油躬身道:“苏油年少好奇,一路喜欢打听风土人情,要是带着仪仗,那就不得实情了。比如明公当年神钟断案的故事,打着排场过来,可是断然听不到的。”

    当年陈述古还是县令的时候,治下出了一桩盗窃案子。

    陈述古找出了几个嫌疑人后,告诉他们某祠堂有一口神钟,灵异非常,盗窃之人只需伸手触摸神钟内壁,手就会变黑。

    于是将嫌疑人带到祠堂里轮流摸钟,最后几个嫌疑人的手都黑了,就一个是干净的。

    陈述古指着手干净的那人说道:“盗窃犯就是你!”

    原来陈述古将铜钟内部抹上墨,真正的罪犯因为心理压力,不敢真的接触铜钟内壁,只做了个样子,因此手掌干净,案件得破。

    这事情是陈述古一辈子的得意事,闻言不由得拈须呵呵直笑:“只可惜此事不该宣扬,教了天下盗贼一个乖,以后再用不得了……”

    闲聊了一阵,天南海北扯了一大通,两人才开始交接事务。

    陈述古说道:“渭州苦啊,周边农人,几经战火,老夫没有经济之能,只得四处求告,逼着种大质寻了些衣物粮物,胡乱抚恤了几次,今后就有劳明润了。”

    种大质就是种诂,苏油有些无语,搞民生是知州的正事儿,结果这老头跑去找军方要粮食,看来文才胜过治才是实锤了。

    也难怪新知州一换,小隐君就要清仓,只怕他心里在抱怨朝廷越换越不靠谱呢。

    既然陈述古都定下了渭州苦的基调,因此公使钱结余什么的就别想了。

    战区的知州,一般都是大苦逼,超额使用公使钱,几乎是常态,因此而落官的,前前后后不在少数。

    历史上那桩著名的公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夸赞的滕子京,有历史爱好者就去查过他被贬的原因——滕子京过使公使钱,然后上边派人来查账,滕子京还烧了帐房,这才被贬到巴陵郡。

    以此得到结论,滕子京是大贪污犯,范仲淹包庇大贪污犯,都不是好人。

    还是那句话,读书未广,推求不细,没考虑历史上的实际情况。

    前方战事失利,几十万西夏大军压境,边臣想尽办法扛过这一波,事后还要被纠核公使钱的去向。

    处置帅臣固然得宜,但是用这些办法搞帅臣的手下,苏油认为有点过了。

    以种世衡之功,在他去世后,小隐君向朝廷表述父亲的功劳,都一度为枢密使庞籍所不容。

    其后小隐君坚持辩解,朝廷才追记了其父的功劳,并诏令种诂就近郡县任职。

    苏油觉得,综合考量这些事件和当时的政治军事生态,将之解读为新得势的大佬,打着治贪的旗号清剪政敌的羽翼,这才是大概率的真相。

    因此这也是苏油懒得向朝廷伸手的原因,早有伟大人物说过,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第三百五十二章 变态繁荣(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