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天地星桥(2/2)
作者:饕餮居士

    气脉与筋脉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但由于人体筋脉和穴位形成的内气最为旺盛,所以气脉网络绝大部分都依托于筋脉和穴位,两者关系就像是皮肉和筋骨。

    到了现今,炼气术已经不是一个道家在用,而除了行气走穴法,气功使用的其他法门也没办法完全脱离人体筋脉和穴位。

    比如:降龙伏虎观想法形成的经穴星相,干脆就把人体筋脉当成气脉来用了。

    想让全身气脉贯通无阻,并能顺利沟通外界的天地元气,他们就必须疏通和清理全身筋脉和穴位。

    这就像白崖想要运用降龙伏虎三十二式,他就必须练成琉璃脉、菩提穴,将经穴星相里面的生命杂质尽数祛除一样。

    当然,降龙伏虎神功特殊了一些,其他武功的要求没那么高,也不需要清理得这么彻底。

    不过,这里面依然有几个难点,就是宣季所说的开三关,贯通天地星桥!

    所谓开三关,贯通天地星桥,指的是疏通人体上中下三大丹田和任督二脉。

    人体上丹田犹如一个小球,位置在脑部,前方是双眉之间的印堂,上方是百会穴,后方是玉枕穴,叫做“神宫”,也叫“泥丸宫”,是炼神之地。对应佛门的“顶轮”或是“自觉轮”。

    中丹田的球体位于胸口,正前方是膻中穴,后方是夹脊,叫做“气宫”,也叫“离宫”,是聚气之处。对应佛门的“心轮”或是“法身轮”。

    下丹田的球体在脐下三寸,正前方是关元穴,后方是命门穴,叫做“精宫”,也叫“坎宫”,是藏精之所。对应佛门的“脐轮”或是“正道轮”。

    人体上中下三大丹田产生的内气量是极为庞大的,但这三大丹田并不直接相连,所以必须通过人体正反两面的任督二脉互相流通内气。

    上丹田处的前后穴位是印堂和玉枕,这两大穴位正好一前一后夹住了上丹田,它们的连接线就是三关的第一关“神关”。

    与此同理,中丹田由膻中穴和夹脊连线的第二关就是“气关”。下丹田关元穴和命门连接的第三关是“精~关”。

    开三关,就是要打通这三条连接线,使得人体前后穴位贯通,让内气在上中下三丹田互相流通。

    至于天地星桥,就要说到任督二脉了。

    任脉位于人体正面中线,其脉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总领全身阴经,故称“阴脉之海”。督脉位于背部正中线,其脉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总领全身阳经,故称“阳脉之海”。

    不过,任督二脉自己却没有直接相连。

    任脉上至唇下的承浆穴,下至小腹的会阴~穴。而督脉则上至头顶的百会穴,下至尾骶的长强穴。

    故而,头顶百会穴到唇下承浆穴这一段就叫做天桥,而尾骶的长强穴到小腹的会阴~穴就叫做地桥,合称天地星桥。

    连接了天地星桥,就连接了任督二脉,使得人体从头部到躯干的阴阳脉海再无阻隔,前后中线就形成了一个圆。

    人体原本为一团混沌,三关不开,天地星桥不通。而一旦开了三关,通了天地星桥,就如同盘古开天地判阴阳,一气化三清。

    其中天地分阴阳正好对应了任督二脉,一气化三清则对应了“神”、“气”、“精”上中下三丹田。

    人体所自然形成的这个圆,就是道家口中的太极!

    开三关,贯通天地星桥后,武者内气遍行全身,源源不绝,再佐以“入微”、“鉴虚”、“返真”,就能沟通御使外界的天地元气了。

    到了这一程度,武者就能将武道真意融入天地元气,从而拳意化形,让武功拥有天地之威,彻底拉开了跟气境武者的差距。

    “不,大师兄,我暂时还不打算迈入意境。”白崖微笑着摇头,“或许小弟天资不足,短时间无法领悟最后一层‘窥道’,但至少要达成‘明玄’境界……”

    气境最后一个小境界的五层武道,其中“明玄”和“窥道”并非单属于气境,其中“明玄”关系到了势境,窥道更是关系到了先天阶段。

    据历代青城先辈的总结,尚未开三关、贯通天地星桥的时候,“明玄”和“窥道”更容易领悟。而在“返真”阶段晋升意境之后,“明玄”和“窥道”反而很难领悟了。

    偏偏只有领悟“明玄”武道,武者才有机会晋升势境。而“窥道”更是关系到了先天契机,所以大宗门的武者一般都不会轻易在“返真”境界晋升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