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话 冬至将至(1/1)
作者:破产兔
    因着舟车劳顿,春雨很是乏疲,又用了些晚饭后很早便是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起来,想着以后至少一个月要与这家人仔细相处的,于是便换上了女装,头发也是挽了个简单的妇人发髻。这发髻简单易挽,还是她昨日看见阿兰嫂是如此挽的,也算是现学现用了。

    待她推开门出去后,首先看到她的小环却是一惊,随即便是笑着说道:“想不到姐姐你竟是如此漂亮。”

    春雨听了话愕然一下,她当初为了出行方便,特意去成衣铺做了几件普通农妇的衣物,大多都是灰白浅蓝麻布的。今日也不过是穿了一件灰白的短褂子,下面则是纯色浅蓝的襦裙,发型还是显老的妇人髻,哪里就好看了。

    “……”小环旁边的小媛也是一笑点点头,两人一个是刚刚及笄的少女,一个是还留着额发的女童,自然是没有注意到春雨的打扮。倒是后面拿着脸盆过来的阿兰嫂见到春雨这样子,先是一愣,然后笑着问道:“妹子你这是?”

    春雨见她指指自己的发髻,又指指春雨的头上,便是知道她的意思了,于是便回答到:“不瞒嫂子,我已是有妇之夫,不料刚刚成亲不到半年,夫君便是因病去了。我独自寡居,一时心里郁闷伤心,便离开家里,出来散心的。”

    “哎呀……对不起啊妹子,我不知道……”阿兰嫂听了这话,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却是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没事,我也是渐渐在忘掉这伤心事,不过说开了省得嫂子不知道以后再问起来了。”春雨见她因着这事有些局促了,便说道。

    小媛是不太懂两人的谈话,只是小环毕竟已是及笄之人,明白这寡居的意思,于是赶紧想了一下,转移话题说道:“春雨姐你也是来的是时候,我们这里的长至节马上就要来了,你可是能赶上热闹了。”

    “长至节?可是冬至?”春雨一听倒是来了兴致,她是知道北方对冬至的重视,不但官员们会放假,就是普通的最贫穷的百姓也是会想法设法的包饺子,尽量给孩子们穿上新衣的迎接冬至,那样子可是比春节不少多的重视了。

    只是春雨刚刚离开京城时,已是到了十月底的,那里已是有了冷意了,谁知到了这里却是还觉得暖和,倒也是没有想到,冬至将至了。

    “是啊,姐姐是北方人吧,听说你们那里过节还有很好看的庙会是吗?”小环忙问到。

    “恩,我们那里但凡有节日,除了节日的一些活动外,庙会是必不可少的。”春雨说道。

    “倒是令人羡慕,我们这里除了祭祖便是游湖……”小环说着,却是满眼带笑的说道:“不过姐姐你应该是没有见识过,倒是挺热闹的。而且我们这里在那一天不同你们北方的吃食,有你们那里没有的赤豆糯米饭和汤圆、糍粑、年糕、腊肉、羊汤等,保管你食欲大开、吃的尽兴。”

    春雨听了倒确实是很期待的,或许在这时候北方的女子们不太了解,但是在她的前世却是不陌生的。不过也只是在书中和电视的美食节目中看到的。关于南方的冬至节,她也算是了解一二的。

    岁岁冬至,对于“吃什么”这个问题,南北方人总归是不一样的。在北方几乎通吃所有年节的饺子,而南方却是有五花八门的冬至食物,就像是小环说的那些:赤豆粥、汤圆、糍粑、年糕、腊肉、羊汤等等。

    而且在这南方,关于冬至的传说也是与北方的不一样。在北方,冬至据说是为了纪念和感谢东汉神医张仲景的挽救耳朵之恩。话说张仲景为了不让人们冻掉耳朵,给大家煮羊汤下饺子,形似“娇耳”——吃了锅里的“耳朵”,便不冻自己的耳朵。而在南方,据说是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所以在冬节的前一日,也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虽然冬至时,南北方各地的风俗民情不太一样,但大致也是相同的。

    在南方的冬至,大人们在捏汤圆时,还经常应了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所以这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是在江南尤为盛行的。“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于是还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不过北方也是有孩童唱九九唤的歌谣的:“一九二九,招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眼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两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这种种的据说都足够说明了冬至节的重要,所以春雨更为期待了。

    所以在小环和阿兰嫂一家人捏汤圆时,她还在一旁帮起了忙来。她手还算巧,所以在小媛和小锣要求捏花样儿时,不同于小环她们捏的一般小动物,她捏了几只米老鼠和加菲猫还有流氓兔等。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很受两个小孩的喜爱,就连小环她们也说很可爱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