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定策(1/1)
作者:糊涂鱼饼
    待陈尚书离开之后,福郡王从侧间里走了出来,看到正熙帝面前的桌案上摆着的那两个质量分明的盐,忍不住分别尝了一下。他最先尝的是私盐,然后才是官盐。

    官盐入嘴之后,他连着“呸呸”了好几声,道:“这官盐不仅看着卖相没有私盐好,滋味也是又涩又苦,而且还卖的比私盐贵。怨不得私盐猖獗,只要不傻,都知道选哪一个。”

    低头沉思的正熙帝闻言抬头,看着福郡王,非常平静的问道:“怎么,你早就知道这个私盐的存在?”

    尽管正熙帝的语气平淡,问话的内容也很平常,但是福郡王依然感受到了一股危险,下意识的缩了一下脖子,笑道:“说笑话了不是,且不说我还没分府,就住在宫里,吃穿用度全都是宫里提供;就算我分府了,那府里采买的东西是来自官卖,还是私营这种事,我也不可能亲自过问,只要东西买到,好用就行,我上哪去知道这私盐的事去呀?”

    原本有些生气的正熙帝听了他辩解的话,那怒火顿时就冰消云散了,叹了一口气道:“是朕想左了,自从坐上这个位子,朕发觉下面的人都把朕当瞎子和聋子来糊弄。朕以为在朕登基之后,你也和其他人一样,开始蒙蔽朕了。”

    福郡王摇头,“我没长这个心,也没这个胆。自小我就跟在你后面,我知道六哥你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主,借我一百二十个胆子我也不敢这么做。”

    叹了一口气,正熙帝话题转到正事上:“行了,我来说正事,我打算让你去江南一趟,帮我查一下江南赋税的情况,”指了指桌案上的盐,“如今又添了一桩事,这个盐税也跟着一并查一下。”

    听了这话,福郡王仿佛被蝎子蛰了屁股一般,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双手晃动都要重影了,“六哥,你就算想让我帮你,你也给我点时间,让我做的差使从易到难一点一点的来吧。我可是从来都没当过差,你一上来就给我这么难的差事,我根本做不来。我之前虽不问政事,但是也知道,整个江南承担着我大覃三分之二的花费。我要是搞砸了,哪怕是把我这个郡王的爵位蠲出去都没法交代。”

    正熙帝不以为意的笑道:“放心,朕不是说了吗,朕会站在你身后,所以你尽管放心的去做。”

    福郡王继续推辞:“陛下,真的不是我不肯,而是我知道自己的斤两所在。你要是让我去兵部、户部、或者工部,去算算账,做些计量方面的工作,给一部主官打个下手,没什么问题。但是你一上来,就让我去查江南赋税的事,等于把计相这个位子按在了我头上,这可是朝廷的二把手,我连一部主官都做不来,你这拔苗助长的也太厉害了吧。”

    正熙帝见他这个态度,干脆给他交了底:“放心,这次你去江南,表面上是以你为主,但其实主持此事的另有其人,你只管从旁辅佐就行了。”

    福郡王听了这话,吐了一口长气,顿时觉得放下心来了,笑道:“那六哥,我能问一下这个躲在我背后的人是谁吗?”

    “是朕。”

    “哦,原来是六,”福郡王反应了过来,想要说话,一下子被口水呛到了,因为咳了好半晌,泪花都咳了出来。

    一旁伺候的内侍赶忙给他端来茶水,他连茶都顾不上喝了,将内侍递过来的手推倒一边,看着正熙帝,满怀希望的问道:“陛下,刚才是我听错了,对吧?”

    “你没听说,就是朕。”

    “六哥,你要下江南,何必偷偷摸摸的跟我一起去,你大可以像父皇一样,光明正大的……”

    “朕要看的是江南的实际情况,而不是那些地方官吏弄出来的盛世气象。”

    “可是,你是皇帝,你丢下满朝文武,就这么偷摸跟我一起下江南,朝堂这边怎么办?这事只怕不是那么好瞒的?还有,你也说了,三哥和五哥不安分,如果他们知道你出了京,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呢?届时,出了事,你让我怎么和父皇、惠母妃,皇后嫂子,还有满朝文武交代?”福郡王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他自己一个人去江南呢。

    正熙帝一脸肃杀的说:“朕倒希望三哥和五哥他们动手呢,如果他们一直这么蛰伏不动,只是在朝堂上给朕下绊子,碍于父皇,朕还真不好处置他们。至于朝堂这边的事,你就无需操心了,我在跟你去江南之前,都会安排好的。至于瞒不瞒得过去,那是朕的事,不用你管。”

    福郡王颇为无奈的叹道:“六哥,你说这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也不用我操心,那也不用我管的,可是你是皇帝,是一国之君呀,你若是跟着我出去,若是有个万一,我百死莫赎。”

    “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虽然说下江南,但是目前还不去,等朕这边把事情都安排妥了,自会派人去告诉你行程。”正熙帝才不会在意福郡王的为难,大手一挥,一锤定音,从桌案那里拿出一个折子递给他,“在你去江南之前,先把这个折子给我上了。”

    “什么折子?”福郡王接过来,看了一下,待看到上面写的是关于废除“议罪银”的建议,脸色顿变,只觉得嘴里发苦,抬头看着正熙帝,抱怨道:“陛下,你这是把臣弟放到火堆上烤呀。”

    这议罪银,是上皇在晚年时出台的一项政策。官员犯了罪,不必担心丢了乌纱帽,更不必担心人头不保,只要交上足额的议罪银,就能继续当这个官儿。

    这项措施简直比卖官鬻爵还要厉害,因为朝廷的官位和爵位都是有数的,因此,卖官鬻爵中买来的官大都是虚职,没有实缺,没禄银,只是名头好听;至于爵位,真正的高爵是不可能售卖的,所以卖出去的只是中低层爵位,这东西只是一个头衔,哪怕商人买了,虽然能享受也秀才一样的待遇,见官不跪,可是有能力花钱买这样爵位的商人,基本上已经有了能和官员来往的资本,比如像薛家那样的。所以,他们买不买这个爵位,并不是必要。

    但是议罪银的存在不一样,只要是人,就没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作为官员,哪怕是清廉如水和海瑞一般,也不是没被贬过官,所以,有了这个议罪银,就意味着这官可以一直当下去了。而能用议罪银来赎买罪责的官员,大多都是贪官,因此可想而知,官员交了议罪银之后,肯定会想尽办法再从百姓身上连本带利搜刮回来,因此,大覃的吏治,因这“议罪银”,已然是千疮百孔。

    上皇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后来虽然没取消议罪银的存在,但是却有了一定的限制,比如贾雨村被罢职,就是因为没有靠山,没人脉,又得罪了同僚和上司,不然,他只要出了议罪银,就不会丢官了。

    福郡王犹自垂死挣扎:“陛下,你之前还说什么三年不改父道呢,如今父皇还在,你就把这个议罪银废除,恐怕父皇会不高兴吧?”

    正熙笑道:“你放心,父皇并不糊涂,其实他在后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议罪银的弊端,只是那个时候,他想要罢黜,没个好理由,毕竟,他之前可是把提出这一建议的官员大肆封赏,并且很是恩宠;再加上,朝堂上确实缺钱,所以他才没在那个节骨眼上将这条政策废除。如今江山交到我的手上,而提建议的那个朝臣前不久得罪了父皇,已经被父皇给撵回了老家,我之前去和他商量这件事,他从大局来考虑,并没有反对。”

    福郡王闻言叹了口气,“如此,也好。我把整个奏折拿回去重新抄一遍,然后等大朝时,我就上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