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6 柴氏夫人(2)(2/2)
作者:严优
    在老柴家,没有人能够拒绝这个素来说一不二的小妹。

    跟随着刘知远去了魏博的郭威回来休沐,柴英娘牵着柴荣到村头迎接。郭威欣然将内侄抱起骑到马背上,绿树炊烟里,一路牵着缰绳相伴往家去。柴氏容颜一扫多日积郁,变得欢喜而明亮。她挽着郭威的胳膊,低声对丈夫耳语:“我跟守礼兄说好了,把荣哥儿给咱们做儿子。”

    郭威停下脚步,惊讶地看着妻子。

    柴氏从容道:“我还会给你生的,但荣哥儿要做长子。前两胎都是弱质娇女,体若蒲柳,没能养活,影响了子嗣的旺盛之气。荣哥儿身强气壮、秉性纯良,有他开头,我就不怕了。”

    郭威与七岁的内侄柴荣一起生活了七天,也爱上了这个醇厚的孩子。休沐结束前一日,郭威出面置办了一桌酒席,将岳丈岳母与内兄全家请到一起。当着阖家人的面,柴荣向郭威与柴氏行了跪拜大礼,正式过继给郭威和柴氏为长子,改名郭荣。荣哥从此管郭威叫父亲,管柴氏叫母亲,管自己的生父生母叫做舅舅、舅母。

    从此柴氏很少随军了,专心在家奉亲、课子、做营生。郭威少年时因兵燹骤然失怙,是姨母韩氏含辛茹苦将幸存的自己和四姐、二弟、三弟拉扯长大。如今四姐早已出嫁,二弟、三弟被郭威带到军中谋求前程,柴氏便将姨母韩氏接了过来,朝夕奉养。彼时家中尚有积蓄,柴氏置下十几亩良田,雇了几个佃户耕作。虽说地中出产不多,还要应付各种苛捐杂税,但左支右绌着,到底算是安定守业了。有了友戚们相互帮衬,日子对付得也算平展。郭威珍重家园,虽然随着刘知远移镇藩阃,但只要得暇,必定回来省亲团聚。

    柴氏亲自给荣哥发蒙,教他识字,给他讲经,要他读史背诗。受柴氏与郭威影响,荣哥于诸经之中偏爱黄老,柴氏便特意叫人去远处替他搜书。有一次郭威回来,听说荣哥儿已经能够诵读道经,十分惊喜,便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对柴氏道:“这是我的宝物,劳烦你替他抄一本留在家里,以后慢慢讲给他听。”

    柴氏拿过来看,原来是本已经快揉烂的阃外春秋。

    柴氏抄了两本。父子俩一人一本。

    郭威亲自教授荣哥刀枪骑射和腿脚功夫,可在家的时日毕竟有限,难以监督。于是,郭威给儿子留了家庭作业。作业有三样:铜钱、石锁、黄鼬。铜钱系在树枝上,每天于五十步之外对准钱眼射箭;石锁十斤,要求最终举过头顶、稳稳绕地走三圈;黄鼬关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空屋子里,要求徒手捉住。

    下次回来,郭威会检验这一阶段的成果。如果家庭作业完成得好,就可以晋级到难度更大的下一关。

    荣哥十岁那年,柴氏赠他“君贵”为字。孩子大了,没有字显得粗鄙,官宦子弟友朋间交往也不方便。即便现在用不上,早晚是要的。

    随着郭威在禁军中地位渐升,整个柴家和郭家上下对柴氏都有了一种迷信。但凡她认定的事情,不必细述原由,大家自会替她找出道理来赞成。比如“君贵”这个表字,便得到了众人交口称赞。大家一致认为它吉利得很,现成得很,合该荣哥儿来用。

    荣哥十一岁那年,柴氏再次诞下一个女儿。这一回,女儿存活了下来,柴氏却在产后感染恶疾,百般医治无效,撒手人寰。

    郭威在妻子去世前一日仓皇赶回,来得及亲耳听到了妻子的三条遗言:

    郭郎,你必成大事,我不会看错。只管往前走,走到头,大胆,小心,留神左右。事成那日,不要忘记燃一炷香告诉我。

    你要好生看护荣哥儿。荣哥儿也必成大事,我不会看错。

    不必长久为我服丧,赶紧再找个好娘子。成亲之日,替我求她,求她帮忙养大咱们的闺女。

    注:“咱们”这个称呼,当时大概就有了,作“咱每”,意为“我们”,与现代“己方和对方的总称”含义稍有差别。五代史平话里就有这个说法。五代史平话是宋代讲史的话本,年代上与五代相距不远。本书用“咱们”,还是偏取“己方和对方总称”之义。

    东都事略张永德传:

    周太祖柴后,本唐庄宗之嫔御也。庄宗没,明宗遣归其家,行至河上,父母迓之,会大风雨,止于逆旅数日。有一丈夫走过其门,衣弊不能自庇。后见之,惊曰:“此何人耶”逆旅主人曰:“此马步军使郭雀儿者也。”后异其人,欲嫁之,请于父母。父母恚曰:“汝帝左右人,归当嫁节度使,奈何欲嫁此人”后曰:“此贵人也,不可失也。囊中装分半与父母,我取其半。”父母知不可夺,遂成婚于逆旅中。所谓郭雀儿,即周太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