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乔逸论道(2/2)
作者:羽轻寒
    得到夸奖,章子枫很开心地笑了。

    “造型上很有灵气,没有循规蹈矩,就是线条有点乱,看着也不怎么精神,这个得多练了。但也不是什么毛病,毕竟线条也是为了作品服务,挺好的。”乔逸倒是一点也不敷衍,很专业地评论了章子枫的作品。

    “老师说,要把线条练好,我就是觉得自己画的线条,好像没有力气似的,软趴趴的。”章子枫拿着自己画的,跟乔逸的对比一下,很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只能多练。反复练,尤其是速写,长短粗细,直线曲线点线,每一种都要反复去练习,等作画的时候,把这些线条当成工具来用,再融合你对造型的理解。”

    乔逸从小学到高中还有大学期间,虽然没有上绘画的专业,但也一直没有落下,属于童子功了。

    于是就指导着章子枫,怎么练习画线条:“你这样,先用四条线画一个大概三厘米的方形,不用追求线头跟线头百分百的接上,最好是十字交叉。然后在这样的方块里,画不同的线条。你比如排斜线,那就排成距离相等的线,而且控制着线不能出这个方块……”

    章子枫听懂了后,就学着乔逸,先画一个方块,然后用线条去填充。

    很快,章子枫好像沉迷在线条里了,小方块的矩阵线条练习,不一会儿就画了满满一张纸。

    “不错,就是这样。”乔逸看了后,夸了一句。

    “那这样画出来的东西,会不会显得匠气?”章子枫想了想。

    “匠气啊?”

    这倒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乔逸想了想,笔尖在纸上画完一个镜头里的单体,然后抬起头说:“艺术上的圈子里,匠气确实不被承认。但匠气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艺术家或者艺术评论家们,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创造出来的一个词。”

    章子枫似懂非懂。

    点点头,又摇摇头。

    “搞艺术创作的,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更有灵气,更与众不同,所以会从每一个细节去规避这些。但这种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匠气呢?重点在整体,而不在部分,是那里面的精气神。”

    “基本功很重要,古入今来,每一个大的艺术家,都不是横空出世的。你比如咱们历史上的那些大书法家画家们,哪一个不是从小习字习画?再有西方的那些艺术家,就说那个画鸡蛋的达芬奇吧,只是他那些笔记本上的随定,都能看出基本功来。所以说,没有经年的功夫,出不了真正的艺术家的。”

    “可是,我看到网上,有国外的小孩,画的东西都卖出天价了。虽然我看了,也没怎么看懂是什么。”章子枫歪着脑袋想了想,提出疑惑,然后又笑了。

    “呵呵。这个咱们没必要理会。艺术嘛,本来就不是说懂不懂的。说起来,你知道为什么现代西方的艺术中心,会在美国纽约吗?”乔逸嘲讽地笑了笑,又问章子枫。

    “不知道。”

    “二战以前西方的艺术中心是在欧洲的,准确地讲是在法国巴黎。但二战之后,一方面法国遭到了重创,另一方面,美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网罗了一大批艺术家,然后,最重要的是,美国集中了众多的著名的艺术评论家!”

    说到这,乔逸不禁有些感慨:“艺术并不是给大部分人直接欣赏的,所以那些评论家的话,就成了艺术的解说词,谁更有名气,解说词更好,那在他的解说下的艺术作品,就拥有最高的热度。”

    “这是炒作吗?”章子枫想到了一个词。

    “嗯。不可否认,大部分的艺术作品,还是能够经得起那些评论的。但还是会有一部分东西,其实是评论家在市场的妥协下的产物。说起来,以前的艺术家,其实更像是明星。就比如宋代的苏轼苏东坡,在当时就是全民偶像,连皇帝的母亲跟老婆,都是他的铁粉。”

    “嗯,我知道他,就是写的词有点多,文章也多,背起来特别难。”章子枫说出了大部分学生的抱怨,说完又不好意思地缩了缩脑袋,怕她哥打她。

    “所以说,你们只知道他写了好多词,但不知道他其实还是理论家,政论家和史论家,注解《论语》《周易》这些典籍。如果没有深厚的积淀,他也不可能写出那些名传千古的文章和诗词,成不了全民偶像。”

    “呃,怎么说到这了。”

    乔逸无奈一笑,感觉自己开始地图炮了,就收回了话题:“咱们还是说回线条的练习吧。要知道,对于画画来说,笔不是工具,线条才是。只有学制了线条,才用随心所欲地用它做造型。”

    “嗯。”

    章子枫也不知道听懂了多少,点点头,拿起一张纸,默默地继续画起来线条。

    至于乔逸,似乎没什么心情画分镜头了,就回屋把笔记本拿了出来,继续完成那个没有完成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