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王的遗产(2/2)
作者:油炸咸鱼
    山就是一个三个山包的样子。

    这是古代的图画文字,它们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呼为原始文字,而这种文字是从更加原始的文字画发展而来的,当图画文字出现的时候,就代表着人类文明历史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而相比象形文字,这种文字理解起来更简单,含义也更少,更像是一个又一个拆分出来的单词,而象形文字之中,也有譬如古埃及的“圣书字”这种烦人的文字,有的象形是一个跪地而祭祀的人,而又一些像是白色的重叠眼睛,亦或是黑色的长方形,你根本不知道它代表什么具体的含义。

    人王留下的文字很少,当地的蜀人继续挖掘这片土地,倒是挖掘出了一个小坑,然而并没有人王的尸骨,也没有人王的墓地,仅仅是一块石泥板以及一些破烂的石器而已。

    “这个是一个山字,这个是一个缓缓飞起来的人.....看这个样子,应该是升或者飘....”

    “升山?”

    妘载接着解读,众人看了一会,大概能看出些情况。

    这是一门治水之术,意思是挖掘五沟,多余出来的土地堆砌成小山,再开凿五门....

    妘载越看这门技术越是有点眼熟,但却又有些想不起来,于是仔细思考之后,稍加回忆,识破.....

    这...如果自己真的没有解读错误的话,这应该是芍陂!

    芍陂,是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这个玩意的大体情况和原理说起来比较麻烦,总的来说可以稍微理解一下,就是把水聚拢起来在一个地方,然后把周围全部修筑上泥巴和烂草混合的大堤,再开几个门户,挖掘壕沟,保证水流不溢满....

    说起来和圈水差不多,但人家这是引水入坑,然后再把水患转换为可以使用的生活用水,引导到其他的泥沟和壕沟里面去,就和水渠的作用差不多....

    集中管理,按需分配.....

    人王泥板上所写的这种升山术,虽然大体上有些差异,而且治水的范围也远远比不上芍陂,但原理确实是相差不大,然而人王的这种办法只能保护一城一野之地,或许是岷山水患远远比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要严重,所以这种办法也只能保护广汉一地。

    但是随着五龙氏的消失,世界迎来了一次大水患时期,广汉之野上的古聚落或许毁于地震,也可能毁于洪水等天灾,总而言之这片土地消亡了,后来时代往返往复,天气又开始由暖转冷,就这样在数千年的时间内不断的来回波折。

    小冰河期就是这样的,时不时的来一下,即使是后来的封建王朝也扛不住这种降维打击,更不要说这个时代,亦或是更古老时代的人们了。

    你以为拥有神力就可以与天灾对线,那还是想当然了,君不见天地发生大灾难的时候,那些江河湖神跑的一个比一个快.....

    那不是人家不想管,是管不了,实在是力不从心。

    妘载决定要把这个泥板带走,虽然芍陂的治水方法自己是知道的,但这并不妨碍自己继续从中学习一些古人的智慧,更何况这个玩意可是人王皇季遗留下来的文物!

    别说再过几千年了,就是现在它也很值钱!

    五龙氏时期的东西啊,而且还是人王手书,这种治水方法,其实哪怕是文命他们这些专业的治水人,在目前这个时代都不会,只能说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后人发明出的方法,前人这里基本上都能找到一定的雏形,只不过大部分都走了歪路,亦或是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传承下来,最具有发言权的就是黑科技小能手黄帝了。

    “神话故事中,大禹治水在‘宛委山’玄夷苍水使者手里拿到的《金简玉字书》,如果换成寻常历史的话,那便也就是所谓古人的治水方法了,或许是提名在石碑上的,也可能是和太昊的大风雨表一样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