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450【故人来访】(2/2)
作者:七月的暴风雪
    大姨夫杨占民是那种地地道道的、非常本分的农民,也就是传统意义上一直种地的那种农民,一年四季除了种地之外,从来没有去做过生意或者干其他的副业,在张建军的印象里,这几年杨占明好像一直还在种地。

    大姨夫杨占民这种人在很多人看来,是属于那种最没出息的、最无能的,但其实这种人的生活方式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踏实和稳定,一辈子老老实实的把光景过下来。

    有时候想想其实也挺好的。

    “今年过来我和你大姨娘商量了一下,也决定买了几只羊,这不,今天来集市上看有没有合适的羊羔可以买回去几只,家里羊群里面有一只奶羊,平时羊奶多的都浪费了,我寻思着买几支羊羔回去,这样既不浪费也能多喂几只羊,两全其美。”杨占明很憨厚的笑了笑。

    对他这个最本分最老实的种地人来说,今年过来能下定决心买几只羊,这其实已经算是破天荒的事情了。

    不过他现在也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两年大家为什么都越来越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和体力浪费在种地上面了,那是因为通过其他的副业或者是做一些生意一年下来的收入要比种地多得多,而且还要更为轻松一些。

    就拿他今年买的那些羊来说。他这两天仔细算过一笔账,等他的这些羊再喂过一段时间,大约就是七月份的时候,每只羊下来最少可以挣400块钱,他现在一共有16只羊,16只羊全部卖了以后,就能挣几千块钱。

    而这几千块钱可能是他种一年地都不可能赚到的。

    这就是最明显的对比。

    “你是把羊一直喂着还是有时候也会偷偷地赶到山里面去放。”张建军抬头看着杨占明笑着问道。

    这两年,虽然说整个d县都推行了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政策,但其实,关于大家放羊的情况一直没有彻底被杜绝,有些人家在白天不放羊,专门挑晚上把羊赶到山里面去放,这样做是为了躲避林业员的巡查。

    其实这也是一种最现实的无奈。

    没有人愿意偷偷摸摸的大晚上去放羊,大家都是被生活所逼,没有办法,毕竟不是所有人的家庭情况都很好,都有钱去盖一个规模还不错的羊棚或者买一些草料,有些人的家庭情况很一般,他们养羊的本意是为了赚钱,在没有本钱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这种晚上放羊的方式去养羊。

    “建军你不是外人,大姨夫我也就不瞒你了,说实话,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赶着羊去山里面放一会儿,家里虽然买了一些草料,但是毕竟还不够。”

    杨占民抠了口头,这就是老实人,有些时候,即使他们不想说真话也不行,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撒谎,稍微撒点谎立马就露馅儿了。

    “姨夫养羊这个事儿,我觉得能干,你们家的情况应该还可以吧,这些年虽然没有多少余钱,但是应该也没有外债,我建议你可以弄一个大一点的羊棚,多买一些羊来养,然后把家里的地都种成玉米,这样一年下来,能够赚到的钱,绝对会更多。”

    张建军怔了怔说道。

    虽然他们家平时和大姨夫杨占明家不怎么联系,但今天毕竟碰见了,也说起了养羊的事,那他就帮一把,至于大姨夫采不采纳他的建议,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

    张建军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他本来是打算一进门就去羊圈那边喂羊的,但是当他把摩托车骑进院子的时候,发现家里来了客人。

    院子外面,停着一辆小轿车,看车牌好像是杨飞的。

    “建军,好久不见啊。”

    张建军刚把摩托车停下,房子里面就走出来了几个人。

    三哥张建宝、杨飞、还有朱雨欣以及朱雨欣的父亲朱启明。

    现在冲着他打招呼的就是朱启明。

    “明叔你怎么来了,可真是稀客呀。”

    张建军对于朱启明突然出现在他们家很是意外?

    当然,他的动作一点也不迟钝,立刻把摩托停下来走过去握住了朱启明的手。

    “这两天正好没什么事。再加上雨欣要过来你们这边,我就捎带着跟着过来走走。”

    朱启明这次过来,当然是因为听说了张建军现在的情况。

    但现在在面对张建军时,他当然不能直接说出原因。

    “这是你的儿子吗,挺可爱的啊,我感觉跟你很像。”

    当一群大人和一个小孩儿在一起时,大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小孩所吸引。

    所以不出意外,张建军和朱启明的对话还没有几句,朱启明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张建军怀里的小杨杨身上。

    仔细想想,张建军赶个集也挺不容易的,他得一路上把小杨杨都抱在怀里。

    因为今天早上他从家里走的时候,父亲并不在家,他也不能把小杨杨一个人丢在家里,父亲现在虽然在,但应该是他走了之后才回来的。

    “很多人都说我跟我儿子很像。”张建军把怀里的小杨杨抱到了朱启明怀里,然后他转身把摩托上面绑着的一袋米和一袋儿面都卸了下来,他今天去集市上其实就是为了买米和买面,父亲这一段时间很忙,一直在领着大家植树造林,所以家里没米没面,只能他自己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