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书生拦路(2/2)
作者:放羊小星星

    关中多豪侠,这是公认的事实,因此,曹韦打算给对方一个机会,如果对方真的能打动他,他也不介意收一个书吏。

    退一步而言,哪怕对方是个胸无点墨的骗子,曹韦也不会损失些什么。

    千金买马骨,总是要先有投入的。

    拦路风波结束后,车队重新启程。

    随着马车继续行驶,车内的曹韦脸色也跟着一变,沉着脸道。

    “书生,你可知我是何人?”

    似曹韦这样久经沙场的武臣,若是真的严肃起来,那股凌厉而又让人胆寒的杀气,顿时扑面而来。

    不过,姚承嗣似乎并没有被吓倒,但见他微微一笑。

    “大名鼎鼎的曹都钤,边地孰人不知,孰人不晓?”

    “哦?”

    曹韦依旧板着脸:“既然你知道,可知擅自拦路的后果,如果遇到军情,老夫完全可以直接斩了你!”

    “曹都钤,你不会的。”

    姚承嗣自信道:“因为我是给你送礼来的。”

    送礼?

    听到这话,曹韦顿时觉得这次没找错人,对方既然敢明目张胆的道出‘送礼’二字,那么这个‘礼’多半不是寻常的金银。

    “礼从何来?”

    说话间,曹韦特地瞥了几眼对方的袖口。

    空荡荡的,哪有什么礼?

    “然也。”

    姚承嗣会心一笑:“此礼非黄白之物,而是一条线路,一条边地走私的线路!”

    曹韦缓缓摇头,打算继续考验一下对方。

    “那你可找错人了。”

    “走私,不归老夫管,老夫只管兵马事,你应该去转运司衙门。”

    姚承嗣语气笃定道:“不,学生并没有找错人,因为这条走私线路跟蕃部有关。”

    自景德年间签订盟约后,宋夏便迎来了一段长时间的和平。

    不仅如此,真宗还在保安军(今陕西志丹),以及镇戎军(宁夏固原)两地分别开设了榷场(互市市场)。

    然而,榷场贸易的规模远远无法满足双方的需求,这里的双方指的是夏州李氏以及边民。

    有需求就有市场,走私贸易也就随之而来。

    其中,最主要的走私商品便是产自乌池、白池的青白盐。

    和产自解州的解盐相比,青白盐味美价廉,深受边地百姓的喜欢,同时,京中豪门大族亦是偏爱青白盐。

    【西戎之盐,味胜解池所出,而其出无穷。】

    众所周知,走私无需交税,所以利润远超正常贸易。

    当一项商品的利润达到百分之百,便有人敢践踏一切法律。

    边境走私贸易中,主要由三类人组成,一为熟户,一为商人,一为边地的部队。

    这三者中,主力是熟户,因为熟户本来就是蕃部,地处边地,又有部分自主权,完全可以避开宋廷,从而和夏州党项人联系。

    另外,双方祖上还有那么点交情,以此为线,联结更加便利。

    “哦?”

    一旁的曹韦听到有蕃部走私,虽然感到意外,但也没到吃惊的地步。

    走私商人便如那地中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以前,曹韦也听说过类似的消息,只是那时他不太想管。

    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打通一条走私线路的,走私贸易多半是由多股势力联合而成的。

    彼时,他本人还受到官家的猜忌,自己的事都没解决,哪有空管别的事?

    但现在不一样了。

    消息来得恰到好处,正好拿对方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