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巧妙的思想工作”(2/2)
作者:琅琊居

    “二海呀,你这家好漂亮啊,宽敞,装修得也豪华,不错不错。”

    “没办法,左邻右舍的,都装得不错,我也不好意思太简单了。在这里,一般般吧。”

    “一般般?这就是在省城,也是数是上手的,老同学,你可真会享受生活。”

    沈培一到左岸华庭小区,便知道这是个高档小区,心里就嘀咕起来,这李二海,几年的发展,就住上了这么高档的小区,真是不可思议。

    自己在省城,和谢珊夫妻二人单位都不错,但也买不起这么大的一座豪宅,心里醋意顿生。

    进来一看,装修是如此富丽堂皇,心里更加不平衡。

    “我到温定马上一年了,也没时间到你府上拜访,老同学不要见怪呀。”

    李二海知他是客气,但也要应付。

    “沈县长客气了,作为一县之长,千头万绪,条条框框,工作繁忙,我是过来之人,岂能没有体会?理解理解。再说了,我们也经常见面,不必客套。”

    “那哪行,该有的礼数是不能废的。还有啊,我早就说过,私下里,不要一口一个沈县长的,这样子就见外了。”

    “沈县长刚才也说了,该有的礼数是不能废的,对吧?”

    沈培心里不爽,总感觉话不投机。他们二人之间已经掺了沙子,关系不纯了。

    但沈培还是把笑容堆到了脸上。

    “老同学,到温定这一段时间,感觉这里的工作环境还不错,温定的底子不错,比我来之前的想像要好若干倍。当然,这都是你的功劳,想必当初你也是吃了不少苦。”

    李二海心想,前一阶段刚批评过我不务正业游山玩水的,今天怎么这么客气?

    “哪里哪里,前期有赵书记在县长任上的铺垫,同时还有县里大家的共同努力,温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论功劳,那是大家的,我个人不敢虚领。今后,温定就要依靠沈县长您了。”

    李二海这一番话,不软不硬,话中有话,让沈培脸上有点挂不住。

    但自己是主动上门来的,必须放低身段。

    “外面有传言,说我们两人虽是同学,但关系不睦,纯属子虚乌有,我们之间从没有矛盾,更有同窗之谊,何来不睦一说?对吧?”

    “沈县长您说得对,按理来说,我们之间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万一有问题,那也一定是工作上的问题,对吧?”

    “对对对,还是你说得对。我就喜欢和你这样痛快的人在一起。”

    李二海心想,今天不会是无缘无故到家里来聊天的,肯定有事儿。

    “沈县长,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不妨直言。”

    “爽快,那我就说说我的一个想法。我来之前打听过,这次你被免职,没有任何征兆,也没听说你有任何问题,这样的话,我都替你抱不平。”

    李二海知他这是前奏,真正的东西马上就到。

    “作为你的同学,我觉得你总是屈居在山沟里那个景区主任位子上,实为不妥,有没有想法?”

    “感谢沈县长的关心,我目前在旋风岭很好,工作也很有意义,至于级别不级别的,向外之物,随性。”

    “那怎么行,随性这个词,都是些本没有能力之人嘴里的勉强之语,我们李二海同志有实力,有担当,岂能当个混事虫?”

    李二海不想再和他兜圈子,便问:“沈县长,是不是对我有什么安排?”

    这一问,正中沈培下怀。本不好开口的事,现在正好接上话。

    “以我们的关系,无论公私,我都应该关心你。你现在做这个景区主任,没有什么出头之日,离家还远,来去都不方便。我考虑了很久,觉得还是想让你动动。胡元柳副县长任期马上就结束,我想提议让你来接替。虽然我不能提拔你,但平调过来,还是有办法的。”

    李二海终于知道了沈培的真实想法。其实他是看自己目前在旋风岭景区搞得红红火火,很明显是想伸手来摘桃子。

    但自己却不能反对,毕竟人家现在是县长,自己只是个副县级。

    “沈县长,我这人干工作不问辛苦,也不问前程,只求问心无愧。其实,我现在很钟意旋风岭这份工作,小天地,就小作为,也没想那么多。”

    看了看沈培,他脸上没什么表情。

    “不过,我李二海最大的优点,就是原则性很强,大局意识很强,沈县长不必过多考虑我的想法,只要是县里需要,无论到哪里,我都是愿意的。”

    沈培就在等他这句话。

    “很好,我就喜欢你这样的性格,我和你一样,到哪儿不是工作呀,就像这次,本来我是有机会在省会下边任一个区长的,却被派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我也是欣然接受的,没有一丝怨言。在这一点上,我们俩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李二海在心里嗤之以鼻,这世上竟然有这种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不是仇少提前跟自己讲了沈培是如何到温定来的,李二海这会儿应该十分佩服沈培。

    人品,人格往往决定格局,像沈培这样,最终的圈子肯定不会大。

    看事情已经办成,沈培明显轻松很多,跟李二海又闲扯了一会儿,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临走的时候,还不忘瞄了李二海家几眼,掩藏不住的羡慕从他的眼神中透出来。

    一次自认为巧妙的思想工作,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