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节 醍醐(2/2)
作者:叁石平金泽
    陶杉自是得意,顾朗轩却是暗自叹息。

    原以为火烧幺姑关,可以轻而易举的攻上关头,却没想到依旧折损了千余士兵。

    慕容桓所部士卒的坚韧气势,实在令顾朗轩佩服不已。

    如此势危,尚无混乱,防守有度,气势如虹,当真乃是一支强悍之军。若此时关内是自己所部,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这么久。

    眼见叛军退却,关上士卒总算松了一口气。

    叛军今日像发疯了一般,足足攻击了四个时辰,不间歇的战斗,使得大部分士卒双手酸软发麻,体力透支过度。叛军散去之时,立刻依着墙根,软瘫下来。

    关内尚有几处明火,幸得山上土石较多,灭火之物取之不尽,且夏季植物茂密,林间空气湿润,若是秋冬干燥季节,那大火断然不是轻易可灭的。

    慕容桓登上关隘,安抚士卒。这边宋泰宏来报,说发火烧了粮仓,幸得救火及时,饶是如此,却也毁了半数粮食。

    慕容桓闻言,问道:“如今粮食还够多少天?”

    宋泰宏道:“粗略估计,大概可以支撑十天!”

    慕容桓颔首:“足够了……”

    宋泰宏听了,很是不解。这镇南王心态也太好了吧。只剩十天的粮草,那十天之后呢?如今被叛军重重包围,而援兵遥遥无期,这是哪来的自信!

    宋泰宏忧虑道:“王爷……要不咱们乘着夜色,弃关从后山撤退吧……或许叛军不会这么快发现!只要能够……”

    慕容桓不待宋泰宏把话说完,当即怒喝道:“不可理喻……你瞧瞧你说的是什么糊涂话,知道定北王的大军最厉害的是什么?骑兵……是骑兵!当年就是因为定北王的骑兵骁勇善战,才在坤菹之战中扭转乾坤,我云照才得以立国。如今我部若是离开此关便是死路一条,只要我们撤出幺姑关,外边的那些叛军立刻就会咬上来,单凭着咱们这不足一万人,想要在数万骑兵的追击下活下来,那简直痴心妄想。依托地势防守待援,尚能有一线生机。攻防之战,定北王的骑兵发挥不了优势,咱们才能够活下来!”

    宋泰宏被训斥的一愣一愣,支吾道:“末将……末将知错了!”

    面对主将的训话,少说话多做事就好了。

    慕容桓言毕,又道:“本王并非有意恼你,只是就此时的情况于你分析一二。日后待你单独领兵之时,需得顾左右知前后,才能立足不败之地。沈牧有句话说的很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泰宏啊,你这般年纪已有这份军功,实属不易。本王盼你能够励精图治,在上一层楼。我云照并不缺兵,但却缺少领兵的将领。自神武门之变后,圣人对武将的态度有所强硬,以至于我军目前面临无将可用的地步……只要你虚心学习,多多领会,将来前途定然不可估量。”

    这番话,慕容桓说的真切,并非打人一巴掌,接着给人一颗糖的意思。

    通过这次叛乱,慕容桓深切体会到朝廷的短板。面对二王叛乱,敌军压境。朝廷却只能征用同为王爷的慕容桓等前来镇压。这一点实在因朝中无将,否则,以慕容桓等人的身份,朝廷又怎可能放心令他带兵。不拿他开刀,便已是万幸了!

    当年太子雍王着重军事发展,于各军将领关系颇深,其人也深得军队拥护。神武门之变后,圣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加速了对军队的限制。以至这二十年间,云照的军队将领出现了断层。

    西山道的中央军便是真实写照。董万城那个不经事的儿子都能领军,并非因为董万城权倾朝野。而是因为圣人需要这样的二代子弟去领兵,这种没有霸气的将领,最好掌握。

    宋泰宏却是不以为意,他的立场于慕容桓又是不同。自己已经年过四十,还只是个游击将军,并非因为他没有能耐。在朝廷里想要平步青云,要么里面有人,要么里面有人!只有这么一条路,才有可能逾越鸿沟,步步高升。

    官面上的事,他见的多了。

    要不此番平叛,他本不应抽调而来,却因为顶头上司急需下属建功立业,以给自己挣上高登的本钱,才将他从地方上稀里糊涂的调了过来。

    这下好了,上司阵亡于临清,而自己则被困于幺姑关。如今这一难还不知能不能抱住性命,还谈何理想抱负。

    所有对着部下“空弹棉花”的将领,都是耍流氓。

    好嘛,心理虽是这样想,嘴上却是不能说的。

    宋泰宏连连恭却,道了声:“末将知错,望王爷勿怪。”接着随便找个理由,躲往旁处去了。

    叛军大营,陶杉等诸将正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今日虽没有破关,却逼的关内慕容桓所部混乱不堪,死伤无数。只需明日继续攻关,不怕那小小幺姑关不破。

    席间,顾朗轩说道:“今日战果显著,关内慕容桓所部士气已然低至谷底。明日攻关之前,我想先至关下劝降一番,若是能够不动兵戈拿下幺姑关,对我军来说可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