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漳水澄澄(1/2)
作者:卫国公
    太和五年,十月丙戌,亥正三刻。

    长安,万年县,晋昌坊,许宅。

    谋弑天子,另立新君!

    这八个字訇然冲顶,张翊均立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程度,他匆忙回身,打断还在争论的两人:“你们的方向都错了……”

    不及李商隐和王晏灼相问,张翊均面色平静,双目却寒光一闪,“乱党的目标不在宫闱北司,而在紫微……”

    紫微象征紫微星,乃是北斗中的帝星,张翊均说得隐晦,但代指之意不言自明。乱党公然刺杀许学士,已经说明他们不把大唐律法放在眼里了,只因其作乱之日将近。或许便在明日亦未可知!

    在侧的陆兴听得面色变了数变,害怕不已,他没想到自己接到报案来抓刺客贼人,竟似乎不知不觉卷入了某件大事之中,甚至极为凶险,而此三人竟大言不惭地讨论了半天,神情虽然凝重,却全然看不到骇然之色。

    “你们、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啊?又是乱党又是圣人,还涉及北司!”

    三人望了眼不明就里的县令。事情发展到了这般地步,既然乱党已经不在乎大唐律法了,张翊均自然也没有必要向陆兴保密,于是他遂将鬼兵乱党一事扼要概述,和盘托出,一旁李商隐还做了些补充,王晏灼则权当温故一遍,难得地没有过多插话。

    陆兴静静听完,过程中几度哑然失色,“既然如此,陆某当即刻上报京兆府,尔后禀告圣人!”

    张翊均连忙阻止,说如此太过冲动,只会打草惊蛇,同时给陆兴本人带来不测之祸。

    陆兴默默住了口,他只消仔细一想便明白过来,张翊均说的不无道理。自己人微言轻,官场中谁人为乱党所用尚且不知,若是贸然将此事上报京兆府,很可能圣人都不会得知密报便被截了下来,等同于将自身无谓地暴露于矢的之下,自己缺乏实据,只凭这些夜袭许府的贼人无异于口说无凭,届时若是乱党反咬一口污蔑栽赃,可就被动了。

    王晏灼觉得张翊均有些畏首畏尾,很是义愤:“可是,难道就坐以待毙?”

    “是啊……”李商隐指头抵着下颌,想法类同,“若真如翊均兄所说,乱党将谋大逆,圣人危在旦夕!”

    “越是此时,越不可妄动!”张翊均驳斥道:“我们还有时间,就算将此事上报圣人,幕后主使查不到,处罚的无非是走卒,届时乱党为有所备,万事皆休!”

    “那……陆某可有能做的?”陆兴都没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开始向这名白身请教起来了。

    “有……”张翊均指向屋宅外的狼藉:“不过可能得委屈一下许学士,或须在贵县衙府暂住两日。”

    陆兴思忖片刻,将手掌遮于唇边一侧道:“先生是说,像何县尉一样,散布许学士遇害的消息?以掩人耳目?”

    “正是。”

    “可……如此这般,日后人一多怎么办?”

    “陆县令大可放心,”张翊均手掌摆了摆,“乱党可等不了那么久……”

    闻听这话,陆兴一时竟不知是该宽心还是焦虑,脸上表情十分复杂。

    方才的校尉匆匆趋入屋宅,向陆兴禀告了一下搜查情况,陆兴向几人叉手微施一礼,面向张翊均轻声道:“日后如须相助,还望足下即刻告于陆某,定无所辞!”陆兴言罢,便跟着校尉出平层而去。

    “对了,”张翊均见难得的四下无人,便将李商隐、王晏灼两人叫到平层一旁,问他们道:“你们可曾在长安城内听过那段十六字童谣?”

    “童谣?”

    “长安的童谣可太多了,”王晏灼皱眉道:“每年每月都在变,不知道张兄说的是哪首?”

    “句子好像是……”张翊均细想了片刻,想尽可能地复原记忆中的曲调:“漳水澄澄,唐祚久长;岁在辛亥,水丰天黄……大概是这样。”

    李商隐不假思索地确认道:“听过,似乎是在西市流传的吧。”当时他在西市被吴世良盗了盘缠,被迫在那边坊墙根站了大半日,结果听得那群垂髫唱这童谣都快耳朵生茧了。

    张翊均点了点头,因为他也是来长安第一日于西市听到了这段童谣。

    李商隐笑着道:“不过这童谣写的属实拙劣,除却句尾强押平韵外,并无甚深意,况且,第三句所说的水丰天,实则是一字,拼起来是个凑。”

    “凑?”

    “我自幼熟读说文解字,极为确定。”李商隐拍着胸脯,言语不无自信,这可是他的立命之本,容不得别人质疑,“倒是这童谣的深意,义山还一时想不明白,要是那段成式在,或许他能知道些这童谣里面的东西……”

    “本公子倒是听阿娘说过,”王晏灼想了想道:“……今岁河东漳水大涨,灌溉良田数百亩,水质反常地清澈,不知道说的是不是这事?”

    今岁确实是辛亥岁……

第四十八章 漳水澄澄(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