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悉听遵命(2/2)
作者:卫国公

    “翊均这般,不为李公。”

    “不会是为了朝廷吧……”悉怛谋嘲道。

    “为了天下千万黎庶!”张翊均一字一顿。

    悉怛谋闻言只是不以为意地“哼”了一声,坐回到柳树下的石凳上,道:“不过某知道的可不多,恐怕要让先生失望了……”

    “那信……其实是写给我的,论可莽前前后后对此事一无所知……那汉奴虽为某所用,却也对信中所述一无所知,我要杀他,不过是为斩草除根……”悉怛谋顿了顿,接着道:“从论可莽遣散兵卒开始,某便有杀论可莽及降唐之意,写信人也正是允诺了这两点,向某透露了那个司马朱的身份信息……”

    “等等……”许是悉怛谋说得有些语无伦次,张翊均连忙打断,若有所思道:“副使是说,写信人许诺,若是副使杀掉司马朱,则可助副使兵变降唐?”

    “……他的意思,是杀掉司马朱后,会派另一暗桩,待时机成熟,同某接洽,以促维州归降……”

    另一暗桩?

    张翊均心中一惊,这说的不就是自己吗?!

    张翊均脑中飞速地思考着,若是真如悉怛谋所说,那么写信人的身份有两种可能。一是写信人心知悉怛谋不恋财货,也算准了李德裕会于司马朱死后再派暗桩入维州,故而以此为筹码,借悉怛谋之手杀掉司马朱,由此推断的话,帅府亲信僚佐谁都有可能成为此写信人。而第二种可能……

    写信人便是谋划这一切的,西川节度使李德裕。

    这是个极为可怕的想法,哪怕仅有一瞬,也让张翊均额上渗出些冷汗。

    不过张翊均转念细想,李德裕这样做毫无所利,况且彼时李德裕初到西川,根基未稳,就连知道维州有司马朱这么个暗桩在,都是从其被杀之后斥候递来的呈报中获知的,更不用说靠悉怛谋借刀杀人了。

    但是这个稍纵即逝的想法,却不禁提醒了张翊均。能写出此信之人,必然对维州之事有着充足的了解,定是西川旧人!

    “这封信……最后可有何落款?”

    悉怛谋看着张翊均微蹙的剑眉良久,才开口道:“这也是为何我会说恐怕要让先生失望的缘由……落款有是有,却并非什么名字,倒像是个代号,这也是我所能告诉先生最后一点信息了……”

    “我记得,好像写的是……‘鹛城’。”

    京兆府,长安,长安县。

    善和坊,未正。

    善和里的一家偌大宅院外,通于永巷,长廊复壁,车水马龙,排队等着谒见的人已经排到了街外。有的匆匆赶来谒见的官吏,见这么长的队伍,不禁长叹而去。足可见达僚权臣,争凑其门之势。外面的官吏文人们,有的手持自己作的诗文骈赋,有的则带来了整整一辂车的财货珍玩。不知情的外人,可能还以为这间宅院的主人定是朝中炙手可热的达官贵子。

    如果单看这宅院的府门,只会把此地当作是一普通四五品官的家宅。然而若是从敞开的府门往里看去,宅院内里绝不输当朝宰辅的宅院奢侈程度,甚至可以说,除却房檐和屋宅的宽窄是有定制,不可逾越,其余的院内布置、草木搭配及园径小景,毫不逊色于长安十六王宅里的王府。

    穿过二门及正堂,进入内堂,一身着浙东昂贵丝织袍服的男子坐于席上,男子胡须零星地缀在下巴的肌肤上,倒是上唇浓密的髭须颇为惹眼。他脚踩用丹羽制成的绮头履,前后金叶裁云为饰,在束口处还缀着两枚拇指盖大小的珍珠,步履尚且如此,何况身上所穿衣物,那更是尽显奢华于无形。

    男子上下打量着立在内堂中央的一驿卒模样的年轻人,神情似笑非笑,须臾开口道:“真没想到,靖安相公能拦住李德裕六百里加急的驿卒,却没能拦住足下,真是让郑某对足下刮目相看啊。”男子言语中的语气既无讽刺,又无称许。

    男子官阶不高,所有来此干谒巴结的人对此心知肚明。然而所有人也清楚,此人的官阶不重要,他身后所倚仗的那位大人物才重要。而那位的权势,甚至大过了在这帝国位极人臣的宰相。

    那年轻人笑了,一边将怀中的信笺递给男子,一边言道:“尊驾言过其实了,李节度心知六百里加急的奏本定会被靖安相公拦阻,因此便同时委托小子携另一份信笺,直奔长安而来,一是方便避人耳目,二为的就是能在今日面呈尊驾您。”

    驿卒言语当中虽没有恭维及男子司空见惯的谄媚,却又不失风度以及较低的姿态。这让男子心中既十分受用,却又不禁颇为好奇,这驿卒所说的信笺当中所言何事,便接过信笺,就势拆开,粗读了片刻。

    “信某已看了,”男子娴熟地摆弄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又颇有暗示地看了看驿卒模样的年轻人,道:“李德裕所说,也不是办不成,不过李德裕素来恃才傲物,突然要托付那位帮忙办事,恐怕只靠某去说,不足以打动啊。”

    年轻人当然清楚男子的意思,不过却避重就轻道:“李节度相比牛思黯、李宗闵二位相公,素来清廉,加之身在西川,民生凋敝,经李节度经营期年,方有起色,未曾收受财货,除却俸禄,身无长物,且事出急迫,故此委托我家阿郎,遣使来见尊驾,未备薄礼,还请尊驾见谅。”

    男子的脸色立时阴郁了下去,语气一晃变得颇不客气起来,微摇着头,“既然如此,此事恐怕比较难办啊,足下须清楚,请那位帮忙,开价可不便宜……”

    “还请尊驾莫急,”年轻人不紧不慢地说,脸上丝毫不见焦急,用手掌指了指男子手中的信笺,“想必尊驾还未看完,不若细看片刻,此信最后的署名。”

    男子翻到最后一页,不禁喉头一动,面色微怔。

    信笺署名除了西川节度使李德裕,还有个男子的熟人。

    “这信,是元赏写的?”

    “正是,”驿卒模样的年轻人朗声笑道,“汉州刺史薛元赏,是我家阿郎。”

    “我就说嘛,谁家的下人都能如此有风度,”男子大笑起来,脸上阴霾一扫而空,连忙起身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颇为认真地保证道:“足下不用忧心,既然元赏有求于注,那信笺所说,郑注悉听遵命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