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中兴大唐(1/2)
作者:卫国公
    太和五年,九月壬戌,子初。

    剑南道,西川,成都府,节度使府衙。

    薛元赏的出现,让胜利的天平终于彻底倒向了李德裕。方才始终屏息凝神的李淮深长出了一口气,韦荣、刘瞻和其余节度僚佐纷纷放下心来,而一直看戏的监军使王践言和随从们,则顿觉索然无味。

    而李植此刻还未回过神来,一时有些瞠目结舌。他无法相信,自己运筹帷幄,算遍机关,最终怎么会败得这样惨?

    “薛刺史,”李植说话时嘴唇已经止不住地颤抖起来,咬牙沉声道:“你不是早就回到汉州了吗?”

    “薛某的车轿自然是回去了,不过也只是车轿罢了。”薛元赏也不看李植,语声中带着戏谑,似是故意激怒李植一般,冷傲地讥笑道:“倒是李支使,竟从未怀疑过元赏,如此信任,实在是让元赏心生感激呀……”

    “薛元赏!”李植闻言顿觉气血冲冠,从牙缝里吐字,此刻的他已顾不上失不失态了,冲着薛元赏扬指怒骂道:“想不到你生得如此,竟是言语狡诈,投靠敌党,首鼠两端的小人!”

    “谁是小人?”薛元赏狠狠地瞪了一眼李植,将他的手一把拍到一旁。

    “元赏从入仕到现在,从未结党,阴谋构陷亦非元赏所齿,反倒是支使一厢情愿,告元赏以所谋……”薛元赏言语之余,将目光斜睨向张翊均和李德裕,“那支使自然也不能怪薛某将支使所言之事,向李公和盘托出了……”

    李植本欲再骂,却为李德裕接过话头。节度使负手在身,声色俱厉,朝李植冷冷道:“你擅自调派牙军,私劫张翊均至你府邸;又罗织罪名,诬陷于某。监军使在此,你已失势。令狐缄一事只消向其从兄令狐绹核实,你伪造其笔迹的密信内情早晚都能查出。倘若数罪并罚,你难逃一死!”

    李德裕这番话说得李植面色僵硬,后背发凉,额头不知何时已凝满细汗,嗫嚅半晌,竟已吐不出半个字。

    李德裕也心知李植此时已然穷途末路,且很多时候,先硬后软,往往会事半功倍,便末了淡淡地道:“你若现在从实招来,还可看在你是皇族宗室份上,考虑从轻发落……”

    而这一番软硬兼施却并未如李德裕所愿,让李植的膝盖软下去。

    李植深吸一口气,脸色气得煞白,脖颈上青筋渐显。他本来希冀,李德裕数日之后便会因那份供状褫夺职权,降罪贬官。而他运筹帷幄,布局已久,眼见距离踏入长安的朝堂仅差一步,最后竟然毁在这个薛元赏的手里。李植想到这里,咬牙切齿时嘴唇已止不住地颤抖。

    “薛元赏!”

    李植怒吼着拾起身侧案几上的茶盏便向薛元赏扔去,李德裕大惊,在场众人没有想到李植竟会暴起,薛元赏不及躲闪,下意识地用袍袖挡住。不等茶盏落地碎裂,李植竟已朝薛元赏扑过去。恰在此时,李植身旁的某人反应迅速,立时用臂弯扼住了李植的胳膊,让他上半身动弹不得。

    不及李植回首看去,耳边便已传来张翊均清冷的语声:“对不住支使了……”下一弹指,李植只觉腿窝被人用膝盖一顶,整个人便跪了下去。

    李德裕和在场众人都可谓长舒一口气,节度使朝张翊均投过赞许的目光,而后示意几个殿内牙兵向前,将狂怒的李植架起。

    “我是节度支使,郑王后裔,放开我!”李植挣扎着,满脸通红,幞头早已掉了。而薛元赏也似是被方才的情景弄得心有余悸。

    李德裕向前一步,双眼微眯地观察着李植的容色。良久后,待李植似是骂累了,垂头不语后,便负手问道:“你居西川数载,你我虽暗有不和,政见不同,也不至不共戴天。你究竟为何要指使令狐缄,谋刺于某?”

    李植发髻凌乱,胸中蓄积的怒气似乎消散了,留下的唯有不甘与憎恨,他斜睨了眼节度使,咬牙道:“李德裕啊李德裕,你知不知道?西川没有你,本来一片太平祥和,结果你来了,把全部的规矩都坏了!”

    “太平?”李德裕手指着殿外,怒目厉声打断道:“南诏入寇,掠我臣民,兵临成都,生灵涂炭,这就是你要的太平?!”

    “那你这样悲天悯人又得到了什么?真以为那群愚昧无知的草民会给你立像、对你感恩戴德吗?!”李植冷冷地哼了一声,低吼道:“我李植话放在这里,就算没了供状,这维州也休想光复!你李德裕也休想坐上宰相!”

    殿中众人都清楚李植已穷途末路,本以为李德裕定会厉言反驳,却没想到李德裕竟沉吟半晌,好似欲言又止,末了便吩咐牙兵给李植套上枷锁。

    “且慢……”李植看起来很是疲惫,双眼直视着李德裕,面无表情道:“植已认罪,知道此番一败涂地,在给植套上枷锁之前,可否一问?”

    李德裕点点头“嗯”了一声。

    “延宁楼出事之后,那封植写给令狐缄的密信,李节度是如何拿到的?”

    李德裕没有作答,却将眼神投向了身旁的一人。

    张翊均也未马上回应,在向前迈一步的工夫暗忖,他虽知李植已回天无力,看似此刻可以道出实情,心中却又不敢确定那出卖司马朱的帅府暗桩便是李植,因此便谨慎地将自己获得密信的方式稍加修改,淡淡地道:“是在下抢先支使一步……延宁楼出事后,翊均猜测令狐缄家中必有物证,果真寻得此密信,又故意于火盆中留了一角,以此令前来处理现场的真凶误以为密信已毁,从而放松警惕。”

    李植听得有些发愣,心中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浮现出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被这样一个身无官品的普通帅府幕僚狠狠地摆了一道。

    张翊均的名字他早有耳闻:年纪轻轻便得节帅信任;潜藏维州为暗桩期年;甚至据说是其一人之力促成维州归降。
第三十七章 中兴大唐(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