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华夏移民格局(1/2)
作者:葡萄无牙
    放下手中的文件,李福寿心中情绪波澜泛起,乘兴离开了办公室登上了凌霄阁顶。

    从这里俯瞰壮阔的红河谷市,城市鳞次栉比的楼房建筑远远延伸到天际线处,展现出世界级繁华大都市的巍峨身姿。

    他贪婪的望着这一切,心中涌动着豪情满怀和无言的感动。。

    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这座李福寿倾注巨大心血的繁华都市从无到有崛起在布里斯班河畔,记录了一路走来的丰功伟绩,必将为历史所铭记,成为19世纪末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上百万各族裔人民生活在这座大都市里,诚然还有许多不足,但不能够掩盖其熠熠光辉。

    据人口汇总统计表明;

    整个昆士兰伯爵领范围(约22.8万平方公里,不含布里斯班)数十座新市镇生活着近490万华夏移民,人口聚集效应非常明显。该地区工业发达,农牧业、贸易、文化、教育医疗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普遍收入也较高,是本土精华地区。

    整个昆士兰州总人口达5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例达到69.4%,农牧人口比例27.7%,从事捕渔业人口占2.9%,属于完全工业化经济结构。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牧业方兴未艾,整个昆士兰州人均收入水平连连高速增长。

    1885年,昆士兰州人均年收入为11英镑3先令6便士,相较于1876年增长96.3%,,几乎翻了一倍。

    回望10年来的历程,令人唏嘘不已。

    在1876年,收入6英镑是普通白人的平均水平,青壮华工只能拿到一半甚至更低,约在2~3英镑之间。

    1876年的昆士兰州对华夏移民采取歧视打压政策,限制入境,限制入籍,限制经商置业,限制与白人妇女通婚,需要缴纳比普通白人多得多的税赋,经常还得忍受无礼盘剥和明抢,经常在金矿场或者荒郊野外死于非命。

    是李福寿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他通过努力为华人赢得话语权,推翻了施加在华夏移民身上的限制法案,令入籍华人能够获得与白人同样的待遇,大力推行同工同酬,反对歧视……

    10年后的1885年

    华夏移民已经成为昆士兰州,南澳州和西澳洲的主流族群,掌握了州政府和议会,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成长为最富有的州。

    华工平均年收入增长4至5倍,在获得同工同酬公平待遇的同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极大的提高,已然成为昆士兰社会的主人翁。

    昆士兰州人口占据整个澳洲四分之三,以人均年收入11英镑3先令6便士水平,超越原本最富裕的维多利亚州,名列第一。

    维多利亚州人均年收入9英镑17先令5便士名列第二。

    新南威尔士州人均年收入7英镑9先令名列第三。

    南澳州、西澳州和塔斯马尼亚州,人均年收入都没有超过6英镑,分列第四、第五和第六,由于人口基数小,收入低,所以显得没有什么存在感,只能跟随在人口大州和富裕州后面,做个捧哏的小弟。

    在澳洲本土之外

    以伯爵领地名义统治的香格里拉,婆罗洲,苏拉威西和索马里地区,人均年收入水平远低于澳洲本土。

    这其中

    反倒是索马里殖民地人均年收入水平高些,主要是西安镇(不含该地区土著黑人部落)靠着走私和港口中转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人均年收入达到4英镑17先令11便士水平,属于较为富裕地区。

    西安镇1885年底统计7.92万人,摩加迪沙0.56万人,

    在索马里地区总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含吉不提)的广袤土地上,迄今为止,输入的华夏移民也就是8万多人,进度显得较为缓慢。。

    一来是因为该地区过于遥远,万里迢迢组织移民横渡印度洋抵达亚丁湾费用高昂。二来红堡投入资源较少,发展优先度不高。第三个原因则是受限于时代局限性,并不具备从大陆直接移民非洲的条件,需要进行过渡。

    需要提一下的是黑人土著部落人口,当初雷小鹏率领非洲远征特遣队抵达索马里地区时,粗略估计有近30万黑人游牧部族人口,经过这两年祸祸,直线下降到不足20万。

    这是因为当地土著黑人部落在西安镇的高薪诱惑下,采取残酷手段攻打附近部落,抓捕黑人奴工,在邻近吉不提地区引起极大的恐慌,中小黑人部落纷纷逃离该地区。

第464章华夏移民格局(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