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雷雨夜话(2/2)
作者:枫甲
    但对曹深来说,一代人应该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东国的前两代人,说实话,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这也是曹深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愿意继续待在东国的原因。

    这个国家有魄力,有激情,拧着一股子劲在。

    这个国家的人,可能是苦日子过惯了,勤奋是荡在骨子里的。

    而且,自由本来就是相对的。

    完全的自由,也意味着完全的“无保障”。

    更何况,并不是国家科技实力鼎盛了,“高科技实力”就不受限制。

    在原世界的美国,顶级大牛在公共场合发布新技术的时候,下面不知道多少便衣fbi和cia在听。

    而且被斯诺登曝光的监听计划,美国可不仅仅是监听专业人才,他们是所有人都想要监听!

    至于曹甚自己,呵呵,他直接被偷摸抓到眼皮子底下了好么。

    所以,对于曹深来说,肖老板这个想法是过于理想化了。

    只要竞争存在,这样的事情就会一直持续。

    无论这个国家是否科技能力已经最强,就算国家强,那还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呢。

    限制,一样会有。

    除非超越所有人,无敌,无竞争!

    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极资者”,并与所有人和组织的实力差着“物种级”代数。

    曹深伸出手,按住肖刚的肩膀:

    “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监管,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政策问题。

    从根源上来说,这是科技进步与人文之间的矛盾。”

    肖刚抬起头,他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很有兴致:

    “哦?怎么说?”

    曹深道: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整个信息产业发展太快了。

    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上,这相当于给民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方面,信息的数量和透明度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信息的伪劣性,难辨认性和可被利用性也极大加强。

    这个时期,原有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信息大爆炸的速度。

    所以,监管明显是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

    这就导致,现在的监管是问题出现后才想策略去打补丁。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都有提前的预设和框架。

    这种打补丁的方式,很容易让人陡然间感觉到‘被监管’了。

    产生一种,明明以前有,以前可以,怎么突然就‘一刀切’了的感觉。

    但事实上,本来就不应该有,只是监管滞后了导致明显的反差而已。

    但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解决的。

    技术和信息发展的速度,已经很难让人预判。

    就拿创业来说,今年共享经济很火,明年火什么,后年又创新了什么,那是很难说得准的。

    这些创新会带来什么问题,怎么提前保障就更无从谈起。

    现在是技术在拉着监管跑,监管至少还能跟在后面跑。

    以后呢?技术本身,有的是线性的,还算能够预判。

    但有的技术不是线性发展的,况且即便是线性发展的技术也会有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将来,也许有一天。

    技术的发展就像脱缰的野马,监管如果不能一直紧跟,就再也拉不住了。

    技术的发展很难预判和管理。那么监管就只能走另外一条容易管理的路,管搞技术的企业,管搞技术的人。

    我们表面上看,这是监管。

    但监管说到底,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保护。

    监管不仅是对技术应用的控制,也是对资本的一种限制。”

    技术本来就是一头猛兽,资本更是贪婪,若是这里面没有监管的缰绳,结果会是极其糟糕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最早,网络媒体发布新闻是需要许可证的,记者上岗需要有“记者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报道的“基调”。

    但自从有“公众账号”自媒体这个东西以来,自媒体不受“网络新闻媒体”的约束,但却能制造“新闻媒体”的内容。

    有流量才能变现,才能赚钱。

    于是,大量的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开始炮制带有“震惊性”、“惊悚性”、“传播性”的文章。

    这些文章大多是断章取与,甚至不乏不实信息。

    中老年朋友是最为集中的受害者,父母有没有给你发过那种标题带有:

    “突发,可怕真相!”

    “大丑闻,惊呆了!”

    “据说越早看越好!赶紧打开看看!”

    “强烈建议收藏,否则就……”

    “一声叹息……”

    这类的文章,另外还有一些“群聊集合”转发。

    黄膻腥,负面丑闻,恐吓性医疗健康知识,是这类文章的主要“卖点”。

    用户也会因为猎奇心理,不明真相等原因,被这些文章吸引,带来大量的流量。

    对于平台来说,流量至关重要,所以他们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在公众账号的内部评级上,流量作为评级的关键指标,进一步助长这种内容的成长。

    资本在金钱的驱动下,会“良心发现”做正确引导么?想多了。

    如果,这些内容没有监管。

    未来这种内容的占比会越来越高,而且其内容会越来越离谱。

    另外,还有个人隐私。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会被数据化,在线化。

    拥有这些数据的企业,都会对着资本讲大数据的故事。

    有没有接到过各种推销电话,让你买东西就算了,还有安利你借钱的,甚至有诈骗的。

    他们确切的知道你的经济状况,甚至知道你在什么平台买了什么东西。

    有没有想过,数据哪里来的?

    如果没有监管,阻止企业为了谋求利益滥用个人数据,这根本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事情。

    而科技的发展能让数据更丰富,筛选更精确,甚至能让人按照它的“安排”行事。

    有没有体验过抖音刷着停不下来,按照各种“个性化”推荐买一些本来没想采购的东西,有没有发现自己阅读的文章口味一致性越来越高,有没有发现审美和消费好像被什么影响了?

    科技和资本两架马车,正在影响人类的消费观、喜好甚至是价值观。

    而这两架马车又很难拆开,没有钱很难发展技术,技术不放在市场上大规模应用很难验证和提高。

    人类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是“为爱发电”么?

    这种情况当然也有,但更多的是利益驱动!

    资本从来不在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它只关注,你有没有成为“它想要的样子”。

    监管,算是人文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还仅仅是直接面向用户的“控制”。

    当这些技术和资本用在了机器上呢?那就不仅仅是人文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