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六十二章 阋墙之争(2/2)
作者:乔释迦
    寤生的一番话大气磅礴,掷地有声。众臣听了,无不叹服,更加钦佩起这个才仅仅一十三岁的少年君主。

    而叔段那边,输了一阵后,自然高兴不起来。他黑着脸,耍起了小孩性子:“什么家国公室的,我不懂。我就是要告诉你,母亲说了,待会儿典礼结束,要请端木先生留下。她要带着你我二人,一起感谢端木先生千里而来祭奠公父。”

    闻言,端木易心中五味杂陈。不过,他倒着实有些想要见一见这个十一年没有见面的郑伯夫人。

    寤生听罢叔段的话,知晓自己母亲定是因公父之死,心情抑郁,所以想要与故人见上一面,也好倾诉排解一番。

    于是,寤生便应下了此事。

    接见使臣的仪程很快进行完毕。寤生命令众臣退下后,又派人把随端木易前来的秦使送出宫城,安排在驿馆。只把端木易留在了大殿里。

    接着,他又让叔段去请姜夫人到大殿来。

    叔段虽然极其地不愿意,但毕竟此事是自己母亲的提议,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得不情不愿地往后宫去,请姜夫人前来。

    不多时,姜夫人随叔段来到前朝,寤生和端木易同时起身行礼后,才各自坐下。

    随后,姜夫人与叔段也各自落座。

    十一年,端木易终于再次见到这个因为自己而失去幸福的姜夫人,一时间,他不知道该对眼前之人说些什么。甚至,不敢抬起头来直视姜夫人一眼。

    倒是姜夫人时隔多年,已有了从容不迫的大气。面对故人,她竟不悲不喜,不惊不怒,只云淡风轻地问候道:“端木先生,多年不见,没想到先生依然容颜不改。当真是让我们这些做女子的羡慕啊。”

    她虽然语气冲淡平和,但话语间也不无调笑之意。端木易听了,也不禁惊讶于姜夫人这些年心态上的转变。不由得好奇地抬起了头,想看看她这些年究竟变化几何。

    才抬起头来,端木易便不由得一阵心惊。

    十一年,姜夫人容颜犹在,只是满头的青丝,尽皆成了白发。千丝垂下,如沐清雪。

    “夫人……这……你怎么……?”端木易一时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怎么,不认识了吗?”姜夫人平平淡淡地一笑,笑意中藏着无尽的黯然。

    接着,她又说道:“先生是讶异于我的头发吧。可怜未老头先白,与其说是可怜,倒不如说是无奈。”

    端木易从她的话里听出了言外之意,她哪里是在说青丝白发的变化,明明说得就是她与无名的有缘无分。

    于是,端木易便也打机锋道:“世事本就多有无奈之处,白发终究变不回青丝,夫人既然明白这点,就该释怀。”

    姜夫人是聪明之人,自然也明白了端木易的意思,便微微一笑,答道:“多谢先生相劝。能释怀的早已释怀,白发已生,自然不会再惦念着青丝复萌。只是偶尔深夜梦回,不免会牵挂青丝都去了何处。”

    这是姜夫人对端木易的询问,她在旁敲侧击地打听无名的下落。

    端木易颇感无奈,因为他也不知道无名如今到底在何处。按道理讲,他本应该来找姜夫人的。可是姜夫人并不知道他的下落。那意味着无名还没来过此处。

    于是,端木易只好说道:“青丝去了何处在下也不能给夫人一个解答。只是在下想,青丝总会在该出现的时候,再出现在夫人面前。”

    姜夫人目光中闪过一丝期待,说道:“那就借先生的吉言,希望他早点出现吧。”

    两个少年听到端木易二人“青丝白发”地说了许久,竟是一句也挺不明白。

    寤生聪颖至极,很快反应过来这是两人之间在说着暗语。

    但叔段却仍是有些迷惘。再加上他年龄小,口无遮拦,便不耐烦地问道:“母亲,你们到底再说什么啊?”

    姜夫人回头看了一眼叔段,说道:“我和先生在谈论旧事罢了,你们年纪尚有自然不能理解。”

    端木易也向叔段看去,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猜测。于是委婉地问道:“二公子倒是与夫人颇为相似,只是不知道今年年纪几何,是哪月生人?”

    姜夫人微微一怔,立刻明白了端木易想要问什么。只见她平静的笑道:“先生,叔段是亡夫和我的孩子,像我多些,有什么问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