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鏖战(2/2)
作者:乔释迦
    趁着夜色出城的秦军,在天时地利人和上都占尽了优势。他们轻装而行,压低了声响,一路潜至周军的营寨附近。

    接着,在曹休的带领下,秦军以一把烧断粮草的火,向已故的卢照临老将军致敬,也给大周的兵马,送上了绝路。

    营中起火,意味着周军连苟延残喘的机会也失去了。没了粮草的远行军只得背水一战。秦军这么做,无疑是给自己招惹了难以对付的敌人。

    当然,这些曹休都清楚地知道。只是他也无从选择。为了给远在洛邑的端木易争取机会,他不得不冒险这么做。

    因为秦国这次要的,不仅仅是守住自己的边境,还有天子彻底的妥协。

    火光起,角声做,刀兵沸腾。

    夜袭的秦军将士和怒战的大周兵马鏖战犹酣。在无边的夜色下,干戈交错,浴血而歌,他们都是铁骨铮铮的男儿。

    双方越斗越是眼红。刀光落处,每有身首异处,剑锋横扫,可见血肉纷飞。

    按照计划,在成功激起周军的斗志后,秦军便开始且战且退。

    但周国军队又哪里肯轻易的放走他们。两军在厮杀中,各自都伤亡惨重。秦军也直到黎明时分才完全退回到城里。

    城外的战场之上,尸横遍野,流血漂橹。倒着的军旗、散落的兵器,上面沾染的热血,渐渐冷掉、凝结。在夜色里,碧晃晃、惨凄凄,让人胆寒心悸。

    回城以后,秦军用几轮快箭阻断了周国兵马的继续追击,也让他们暂时冷静下来。

    死志可息,仇心难改。被秦军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辱,这些周国将士无一不想报仇雪恨。

    于是,他们放弃了曾经仅有的一点撤退想法,并向洛邑发出请援书。企图再征调些兵马来,与秦军再战,势必要一雪前耻。

    ……

    洛邑城外,当看到两匹快马在一天内先后疾驰入城后,端木易知道反击天子的关键时刻,终于快要来了。

    在遣出一骑快马回新都报信后,端木易望着远方的落日,目光平淡,内心澎湃不已。

    那一抹斜阳映入端木易眼底,打在洛邑城城楼,也挂上流光殿的墙壁。

    周天子姬宜臼在听到秦境传来的紧急军情后,看着墙面上如血的落日余晖,牙关紧闭,压制着胸中的怒气。

    “废物,都是废物!我堂堂大周,难道就没有一个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将领吗?”

    忍无可忍的姬宜臼咬牙切齿地骂道。

    殿下趴着的,还是那个宫人。姬宜臼的天威让他不敢抬头,只得埋着脑袋,瑟瑟发抖。

    “你,上次让你去见地牢里那个人,他怎么说的?”姬宜臼侧过头来,斜眼看着那宫人,质问道。

    “哎呦,陛下,那人还是那般目中无人。臣将前线的事情尽数告诉了他,他也只是说战事快要结束了……”那宫人说得不尽属实,实是怕天子盛怒之下,迁怒于自己。

    “哼,快结束了?竟和我抖这种机灵?”姬宜臼眯起双眼,阴狠地说道。

    “陛,陛下,您看现在可怎么办?”那宫人依旧低着头,语声怯惧地问道。

    姬宜臼没再答话,他沉默着,脑海想得确实端木易那张可恶的脸。

    过了会儿,姬宜臼缓缓转过身来,看着趴在地上的宫人,沉声说道:“起来吧,带我去地牢。”

    “诺。”宫人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天子一言九鼎,如今更是正在气头上,若自己此时忤逆于他,无异于自寻死路。于是便无奈地答应了。

    战战兢兢地从地上爬起身来,宫人等天子快走到自己身边,才转过身去,在头前带路。

    君臣二人一前一后,出了殿门,沿着上次的路,往地牢而去。

    在洞口时,底下看守犯人的守卫见天子驾临,也是一阵惊慌。三名看守匆匆忙忙向姬宜臼行了礼,才把他请入地下。

    牢中关押的犯人依旧乱发遮面,只是这次他没在墙角看蜘蛛,而是蹲在那儿,用手指往地面上书写着什么。听到有人前来,他还是那副充耳不闻的样子,没做任何反应。

    “你这厮好生无礼,天子驾临,你怎能毫无反应?”宫人冲着里面的犯人喊道。

    那犯人闻声,仿佛停顿了一下,但手依旧没有停下。

    恼怒的宫人刚要开口再骂,姬宜臼却伸手制止住了他,并示意他退到一边。

    宫人忿忿不平地走到一旁,不敢吱声,只能恶狠狠地瞪着牢中犯人,心里咒骂。

    待宫人闪到一边去后,姬宜臼这才缓缓来到牢前,蹲下身子,跟牢中人说道:“我们败了,端木易卷土重来。这次我不是来和你结怨的。你替我想办法。事了,我放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