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护君联盟传诸州(四更万字求支持)(2/2)
作者:臊眉耷目
    在后世,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在汉朝,要将消息传往各郡各州,就是一项比较繁琐复杂的工作了。

    首先,汉朝没有印刷术,只有摹印和拓印之法,但这两种方法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制作文书,摹印主要用于做印绶签章,而拓印是为了保存先贤遗留的石刻之作,且对纸张的要求极高,用树皮、弊布等原材料制作的蔡侯纸,拓印出来的效果极差。

    目前汉朝最好的纸是左伯纸,其主要材料为桑皮,东汉时期商贸运转效率低下,并不是通顺,因而材料调度极其麻烦,各种手工业的都是就地取材,哪里有材料就在哪里发展。

    齐鲁桑麻千亩,所以左伯纸的主产地,便是青州的临朐县。

    而后世的山东省,之所以是中国的传统造纸大省,也是从汉朝开始便有了这方面的工艺基础。

    所以在没有合适的工艺,也没有合适纸张的情况下,荆州只能靠人工手抄将这会盟文章复制送往各地。

    可想而知,这得需要多少文吏没日没夜的去埋头苦干。

    而且这种文章传递不能用简牍,传递的信使要传递成百上千的简牍,累都累死了。

    要用丝织的缯书。

    缯书的成本较高,荆州府库也为此承担了不少的额外支出。

    由基于此,可看出在古代散布言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襄阳掾史立时招募了数百书吏,抄录韩嵩的文章,并以最快的速度,先往襄阳周边的各郡县传播,并专门派人北上,将盟书内容传达给关东诸牧守与董卓。

    盟书一出,立刻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本来正在与董卓交手的关东联军,在得知消息后纷纷停手,不再驱兵向前,心中各有筹谋。

    而身处于雒阳的董卓,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此同时,幽州的刘虞率先出兵了。

    如今的幽州在刘虞的治理下,与乌桓和鲜卑边贸互市,开放上谷市场,吸引了百万青,徐流民,与之原先相比,大为安定。

    由于刘虞深得幽州本地望族之心,再加上他这次出兵名义太过正统,几乎得到了所有幽州望族的鼎力支持。

    当下,刘虞集四万之众屯驻于渔阳。

    在眼下的各州郡,能瞬息间集合出四万人马的豪杰,屈指可数。

    而渔阳之南,正抵渤海,那是袁绍目下名义上的老巢。

    此时的袁绍正和王匡在河内屯兵,在听说刘虞响应联盟屯兵渔阳……大惊。

    他让王匡暂时在河内稳定局势,自己则是轻装简行,飞马回走冀州,联合在后方为他供应粮秣的韩馥,一起与刘虞谈判。

    而与此同时,天下诸牧守的目光也开始集中在荆州之地。

    因为此时,刘琦也在秭归迎接到了从川中出来的五千益州军,两支兵马终于会合。

    益州军的主将是刘瑁,他是刘焉入蜀时,唯一一个跟在他身边的儿子。

    但刘瑁不通兵势,名义上虽是主将,但实际上他基本没有兵马的掌控权。

    这五千益州兵,大部分是益州本土豪族所掌控,而领头的人正是武猛从事贾龙。

    历史上的贾龙是代表益州本土豪族迎接刘焉入蜀的人,同时也是受不了刘焉的高压政策,第一个起兵反叛他的益州人。

    虽然贾龙最终失败了,但他用兵的能力,却是实打实的厉害。

    贾龙曾和董卓在凉州一同大破羌族,后又在黄巾贼马相杀死益州刺史郗俭、占据三郡聚众十万的情况下,集合益州各豪族的势力将其马相打垮,足见其军事能力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