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回选(8.25更新)(1/2)
作者:黄油奶酪
    “秦玦”这个名字不像娱乐明星扩散度更广,但放在专业的研究领域里颇为响亮。在晚风的印象里,这是一位新锐学者,为人神秘低调,目前处于大多数研究者最渴望达到的“稳中有进”状态。

    秦玦的科研成果一篇接一篇,每篇论文都只前进了细微的一小步,看似平平无奇,沿着时间一路阅读下来就会发现她始终有进展,特别是在实践应用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假设与构想。

    说起这个,由于秦玦“势力所属”标注的是秦一科技,很多人都猜测她这是“秦科式论文拆分”。

    论文拆分发表有个并不好听的名字叫做“切香肠”,指的就是研究者把本该放进同一篇论文里发表的内容与成果像切香肠一样化整为零,用以增加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有很大的“刷分”嫌疑。

    学术界由古至今都斥责过这种“水论文”、“水成果”的现象,只是细究起来很难判定。大家都是科研工作者,谁也不想好不容易有了个小突破却要被人扣上“缺乏学术道德”、“态度不端正”的帽子。既然判定上都存在困难,就更不存在明文禁止,该现象也就一直存在着,很是让一部分利用技术借口掩盖学术失德的研究者浑水摸鱼,刷出许多成果声誉。

    后来秦一科技诞生,“论文拆分”由此有了新的概念。

    别人的拆分,都是“科研成果不充足,强行拆开装作自己成果很多”,内容和格式也都大体类似,像流水线产品一样套个模板就出来了。而秦一科技的拆分,却是“这篇论文的成果太多太超前,一下子全拿出来担心吓着你们,别怕哈我们慢慢发”……

    懂行的人都吐槽这哪是切香肠啊,这是做了顿大餐还生怕吃的人噎着,于是贴心地给大家细细切做臊子,好方便细嚼慢咽。

    “秦科式论文拆分”这一玩梗名词因此出现。

    每一位秦一科技的学者都多多少少干过这种事,毕竟从A到Z太跳跃,别人思路跟不上,两边无法沟通,秦科人被迫孤高寂寥还总被声浪质疑,久而久之也烦,遂遵循当前的发展步调,把A→Z变成A→D→G,一步步来。

    当然,比起详细拆分,秦一科技更喜欢闷声不响先把成果投入应用,等东西做出来了再把实践结果和理论研究一起推到台前,让其他人自己研究细看。这个风格主要是被程铮带起来的,姜子扬等人纷纷效仿。

    话回当前,“秦科式论文拆分”的情况一多,就导致学术界看秦科人的论文总会神经敏感,看了第一篇便忍不住自动自觉往大了想。不过这位秦玦却是异常沉稳,成果多,写得也细,态度突出的就是一个“你别急”,在一众ADG里冷不丁出现了一位老老实实的ABCDE,大家还挺惊讶,总觉得不对劲,有阴谋。

    其实哪有什么阴谋,都是陈瀚想在成果完全发表之前给龙国争取时间吃透新理论新技术。别说切香肠了,要不是真怕秦玦被人安上“水成果”的名头,他恨不得把她那几篇论文切成肉糜。

    而这样做就方便了晚风这群学生,讲得细还不好?能看懂,能跟上,又出自秦一科技,颇具权威性,恰恰就是他们想要的参考文献。

    旁人都揣测这位秦玦是不想太高调,所以才“温水煮青蛙”,挂了个艺术的名来研究新技术,可晚风不觉得,科技运用在艺术上怎么了呢?建设精神文明多重要啊,她至今都被现场版《熔炉》和它的舞台设计深深震撼。

    综合种种,秦玦几乎是晚风最憧憬的学者之一。

    现在她竟然能收到她的offer,心情只能用狂喜和难以置信来形容。

    晚风想都没想,立刻回选了秦玦。

    哪怕对面是一时手滑——虽然应该没这可能——哪怕是她自己在眼花在做梦,她都想第一时间先把这件事定下来,享受这瞬间的幸福。

    屏幕弹出二次确认的窗口,晚风郑重其事地按了确定。

    她吸吸鼻子,止不住地露出傻笑,感觉心里在开花。

    话说回来,“因为导师和喜欢的演员同姓加名字同音这种巧合而收获额外的开心”这种事,是不是有点太幼稚了?可是真的很缘分嘛!

    晚风乐滋滋的,觉得自己是神奇的幸运小孩。

    秦老师说过什么来着?艰难的时候就多想想运气守恒定律,物极必反,总会有转机的。

    唔,还有“不要将苦难合理化”……今天的一切是我自己努力考上秦科大争取来的,才不是用过去十几年里的痛苦换来的!没错,就是这样!

    学习、磨炼的苦,和被漠视、被暴力相向的苦,明明是两码事。
第九百二十六章 回选(8.25更新)(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