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儿要做中国皇帝(2/2)
作者:傲骨铁心

    激动的声音中,拥潞派的官员连同他们的家眷随从一起被带出了营地,追随潞王上了一艘高大的海船。

    这让留在营中的其他官员感到不解,不知为何潞王不带他们一同南下。拥立观点不同,但既然潞王首先脱险南渡,那大家为了大局也肯定会支持潞王的。何以就这么抛弃了他们?

    “沈司业,潞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不是大明的臣子吗?”庶吉士周钟发现国子监司业沈廷扬正在与人说话,急得抓着栅栏大声喊了起来。

    “这...”

    沈廷扬叹了一声,要弟弟沈廷飞去准备潞王南下的事,走到栅栏外对那周钟道:“你们...等下一批吧。”

    这就是答案。

    .......

    盛京,忽然八门同时擂鼓,声震全城,连宫城都被惊动。

    上百骑于盛京城中纵马奔驰,马上的八旗将士兴高采烈的大呼:“入关了,入关了!”

    这上百骑以极快的速度将摄政王率大军击败李自成,成功夺取明朝京师的好消息传遍盛京。

    留守盛京的镶蓝旗主、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在同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报进宫中。

    清宁宫中,刚刚送走郑亲王的庄妃博尔济吉特氏欢喜的抱着自己的儿子福临,高兴的摸着儿子的脑袋道:“皇帝,你要去关内做中国人的皇帝了!”

    “额娘,我是满州人的皇帝,为何要做中国人的皇帝?”

    九岁的福临对于中国的概念很是模糊,他只知道自己是大清的皇帝、满州人的皇帝,不明白怎么突然就要去做中国人的于帝。

    这个问题让庄妃怔住,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想了想道:“做中国人的皇帝是你父皇生前的夙愿,也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由你来实现,额娘想你父皇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

    “噢,”

    福临点了点头,抬头看着自己的母亲:“额娘,那我怎么做的中国人皇帝?”

    庄妃道:“当然是你叔父睿亲王的功劳了。”

    福临不明白:“叔父做了什么?”

    “他啊,带着咱大清的勇士打败了夺取明朝江山的流贼,要把咱们大清的都城迁到北京去,所以你马上就要做中国人的皇帝。”

    庄妃心中很激动,因为这件事是满州多少年的心愿,不想真的实现了,而且是自己的儿子去当中国皇帝。

    “叔王打败了明朝的流贼,孩儿就能做中国皇帝?”福临显然还没明白。

    “当然!”

    庄妃笑了起来,“明朝的流贼是很厉害的,他们都被你叔王打败了,以后就更加没有人是我们对手了。”

    福临懂了,点了点小脑袋,却说道:“额娘,那应该是叔父的功劳,是他打败的流贼,理当他做中国皇帝,怎么轮到孩儿做呢?”

    庄妃一愣,摇头道:“你是皇帝,你叔父是你的臣子,他手下的勇士都是你的臣子,他们是在替你这个皇帝冲锋陷阵,所以只能由你来做中国的皇帝,他们不可以的。”

    “噢,这样啊。”

    福临彻底明白了,继而很是开心问母亲:“那孩儿什么时候能去中国当皇帝?”

    “快了,快了。”

    庄妃抱着的是儿子,脑中浮现出却是小叔子多尔衮的身影,想到多尔衮的几次夜入,旷了一个多月的身子没来由的一暖。

    她很快就会见到多尔衮了。

    .........

    大顺军撤入山西以后,多尔衮下令阿济格率部停止追击,返回北京休整。

    这段时间,多尔衮一直以为李自成会在太原坐镇,然后从陕西等地火速调兵入晋,加强山西防务。然而让多尔衮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李自成没有留在太原坐镇,反而同刘宗敏等大将率主力继续西撤,像是准备直接渡过黄河回到西安。

    这给了多尔衮攻占山西的信心,但在此之前他却给吴三桂连发三道手谕,要求将潜藏军中的崇祯太子送到京师。

    吴三桂对此却是犹豫不决,先后回信都说崇祯太子不在他军中,乃是外界有人造谣,意离间吴三桂与满州关系。

    事实上崇祯太子的确在吴三桂军中,乃是由一个老太监带着太子扮作百姓投奔过来的,吴三桂当时大吃一惊,不敢声张命人偷偷藏在军中。

    只是这件事不知怎么就被满州人知道了,搞得吴三桂现在也很矛盾,他虽已经降清并接受满州平西王的册封,然而军中依旧打着“复君父之仇”旗号,并且与明朝不愿降清的官员保持一定联系,这说明吴三桂现在对局面也看不透,或许说他也不认为满州能占中国,因此现在要是把崇祯太子交出,无疑就是断了他的后路。

    只是,多尔衮催逼甚急,吴三桂若还是不将崇祯太子交出,恐怕满州真的会怀疑他。

    自山海关之战后,吴三桂一直被多尔衮逼迫为前锋追击李自成主力,大小数战虽斩杀了不少顺军,吴军的损失同样很大。一片石之战,本就伤亡一万余,现在吴三桂军中健卒已不到两万。要是满州人怀疑他调兵来攻,吴三桂是万万难以敌挡的,并且,吴三桂也不可能再投顺。

    所以,这件事真的是棘手。

    不知道是交还是不交的吴三桂向其幕僚方光琛讨教。

    方光琛是原辽东经略方一藻的儿子,善奕、能诗、多游谈,常常以管仲、诸葛亮自比。

    当时在舅舅祖大寿部下为中军的吴三桂主动拜于方一藻门下,与方光琛相识。方一藻去世后,方光琛便一直跟着吴三桂,帮助其襄赞决策,名为幕僚,实是军师。

    方光琛直接说道将太子送给满州人,必定是被杀害的多,建议吴三桂最好是不要交。

    吴三桂犯难道:“不交多尔衮必疑我,我们可打不过八旗。”

    方光琛摇头道:“长伯,李闯没有杀害太子,连永王、定王,还有秦藩、晋藩全都没有杀害,你又岂能连李闯都不如。况眼下明朝势力犹大,难道你真要永远侍清不成?”

    “这...”

    交也不是,不交也不是,吴三桂头都大了,暗骂太子跑哪里不会偏跑他这里来。

    “我看不如悄悄放了,命人送他往江南,这样一来长伯名声不损,二来万一太子能够至南都,将来...”

    说到这,方光琛止住,他相信吴三桂能明白他指的是什么。

    “好,就依献廷的办,九王再催,咬死不知便是。”

    吴三桂拿定主意,命人将太子偷偷送出军营,密令护送之人一定要将太子送到江南。

    几千里外的山东南境,同样围绕送还是不送,一大帮人争论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