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品牌效应(1/2)
作者:敢为
    一头牛补贴2000,这多得让唐行之都心动了。他们这里养牛补贴重是真的,多养几头比出去打工都赚钱。

    中国人自古是不吃牛肉的,因为牛是重要的农业物资。后来机械化慢慢发展,代替了耕牛,牛就慢慢的就被淘汰了,流入到了市面上。许多人吃的其实是耕牛。

    养鸡是最快出栏的,不管是白羽肉鸡,还是黄羽肉鸡,都是45天出栏,这是品种问题。这种速生品种,风味的沉积不够,并不好吃。生长期长的鸡要好吃得多。

    猪是英国大白猪,也是几个月就可以出栏了。

    牛至少要一年。如果要求好吃,就要延长时间,比如日国人吃的和牛,至少要养28个月。高级和牛甚至要养36个月,还必须是生过小牛的母牛,不能是阉牛。

    饲养时间过长,人们不太愿意养牛,然后牛肉价格上涨。

    这巨大的市场,高额的利润,打动了一些有政治任务的粤省城市。他们让一些富裕的农业公司,对接扶贫地点,养牛给补贴。

    去年一头母牛就补贴1500,今年2000,一路上唐行之看到了许多人把地改造成养殖场。

    但既然现在这么多人开始养牛,外带还有山民养羊,那收割特定品种的高粱来做牧草,卖给搞养殖的也是一样。

    吃完了饭,唐行之开着他的爱车五菱宏光绕着村子转了一圈。

    以前他们这里搞道路村村通,本身就有一些路,是通向外边的。现在又修了两条路,分别在两处山脚下停止。

    这就是政府想让农民开荒种地。

    当年退耕还林,靠给国外打工,赚钱来进口饲料作物。现在可能没得工打,甚至可能别人不卖东西,那就要开荒了,目标就是种饲料作物来养动物。

    搞清楚了大势,唐行之短期目标就明确了。

    国庆节李丽贤也没放假,唐行之给她开了三倍加班工资。加班不是一件好事,只是现在人手不足,只能这么干。

    李丽贤给唐行之推荐了一个学农的同学。

    “男同学女同学?”

    “男同学。”

    “男的愿意到这山旮旯工作?”

    “只要你给他开和我一样的工资就行。”

    学农都是扑街,但新型农业比较稳定,李丽贤是信任唐行之才来的,她是女的,对工资追求不高,稳定就行。

    但这会儿居然有男的跑山旮旯来务农,严格来说这工资和待遇甚至比不了搬砖。

    唐行之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李丽贤笑道:“他听我说起你,觉得你这人挺靠谱的,他不图这一会儿的待遇,他赌你的未来。”

    “一个男人赌我的未来,听起来怪怪的……”

    宿舍问题倒是好解决,暂时先住镇上就行,养殖场收拾一下,再整一间房做男性宿舍。理论角度这养鸡场是可以住下8名员工的。

    唐行之问李丽贤接下来那400亩地怎么开始。

    李丽贤说:“老唐,400亩地对我们这些专业学农的人来说,是小意思。”

    “400亩?小意思?你确定?”

    李丽贤说:“只要你按照米国农场的模式去做,一天你就能整理一两百亩,地面平整的话,机械的力量是人的几百倍。种东西是不难的,难的是怎么打响品牌,也就是卖货。”
第一百零七章 品牌效应(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