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七、身居高位,恐不免责(2/2)
作者:圣者晨雷
    唯有李纲,轻轻叹了口气。

    “臣请告退……”他轻声说道。

    “李少卿辛苦,朕都记得了,梁师成,替朕送一送李少卿。”赵佶道。

    梁师成又应了一声,这一次却行动得很迅速,陪着李纲走出了宫室。当他们来到延福宫长长的御道上时,梁师成叹气道:“李少卿,家家仍本难念的经,此事李少卿当明白?”

    “下官知道官家之意,不劳梁公多费唇舌,下官一定会守口如瓶。”

    “好,好,李少卿虽是梗直,却也不是不知变通嘛……”

    二人仿佛是打哑谜一般,别人不懂他们的对话,他们自己却是心知肚明。

    向李纲施加压力最多的人,都是赵楷一党,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将赵楷抬上储君之位。

    然后第二多的,就是宗亲,这些人虽然只是些没有实权的闲散王公,却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赵佶本人,颇具影响。他们一是报复周铨烧了天水商会,二则还是想着东海商会若大的家当。

    不能打倒周铨,他们就无法瓜分东海商会。

    第三派则是一些想拍赵佶马屁的蠢货,这些人往往只是游说,不会带礼物来,若是扳倒周铨投了赵佶之意,他们自然会跳出来争这“首倡”之功,若是不合赵佶之意,他们就会将责任全推到李纲身上来。

    总而言之,这些人对于真正的纵火者都不关心,关心的只是能不能借这次人祸实现自己的私利。

    李纲叹气摇头的便是这个,泱泱大宋,朱紫权贵尽皆如此……这大宋朝廷,确实需要重新振作一番。

    而要振作大宋朝廷,就必须换相!

    身为宰相的蔡京,垂垂老朽,在完成了摊丁入亩、以钱纳税的改革之后,便开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正是因为他如此,朝廷百官才会蝇蝇苟苟,朝中正人缺声!

    要是要让蔡京离开中枢……

    离开延福宫后,李纲心中转着念头,却见前方一人向自己招手。他皱着眉,却不得不跟着此人,上得路旁的一座茶楼。

    招呼他的是蔡攸的一个伴当。

    事实上,暗示他要将放火罪名扣在周铨头上的人里,并没有蔡攸,这让李纲觉得有些奇怪,据他所知,蔡攸如今全力支持赵楷,按理说,也该和周铨势成水火才对。

    如同上回一样,除了蔡攸之外,吴敏早就在茶楼之上,见李纲进来,笑着起身行礼:“恭喜伯纪兄。”

    “何喜之有?”李纲摇了摇头。

    蔡攸招呼他落座,面带微笑,倒不见什么紧张:“纵火之人查出来,伯纪就是为我皇宋立了一大功——听闻是侍卫中有人勾结辽贼和夏贼做的?”

    李纲刚刚才向赵佶禀报,这边就得到了消息,哪怕他们的消息是从开封府得来的,也太过灵通了些。这也证明,大宋高层就是筛子,什么秘密都保不住。

    “证据确凿,就是他们干的。”

    “当真是大胆……伯纪,你觉得官家会如何处置此事?”蔡攸说到这,看到李纲不愿意回答的模样,身体前倾,诚恳地道:“主要是,官家会如何对周铨!”

    “还不是照旧。”李纲道。

    蔡攸轻轻用拳头拍了一下巴掌:“一直这样,可是不行,要么就让周铨去海外,封为藩王,不许归国,要么就得限制,不可如此下去了,便是周铨本人无反心,他手下伙却想要富贵啊!”

    对此,李纲深以为然。

    他望着蔡攸,正色说道:“天下局势至此,公父子身居高位,恐不免责也。”

    蔡攸愣住了,这还是李纲第一次如此教训他!

    “太师年迈,公正当壮年,又受天子信用,乃为宣和殿大学士,理当振作精神,一扫旧弊,匡扶朝政,有所作为才是,再如此苟且下去,恐便是周铨不反,国家亦有板荡之难!”

    这么大胆的话,传到言官耳中,肯定是罪名。蔡攸先是怒,然后凝神,再接着他肃然起身:“还请伯纪教我!”

    “朝廷当中人才稀缺,公何不进言圣上,拔掖贤才——若朝廷有贤才可主持中枢,可牧守四方,何虞周铨一人?”

    蔡攸苦笑:“家父与某为此颇多争执……”

    蔡攸确实更忠于赵佶一些,他也想着向赵佶举荐人才,但是蔡京却害怕有人会威胁到他的相位,对于那些有才有望的人,总是想方设法贬斥打击。

    听得蔡攸以此为借口,李纲目光炯炯:“既是如此,何不请老太师荣养?”

    此语一出,刚才还笑嘻嘻的吴敏脸色顿时大变,就是蔡攸,也神情异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