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谋而后定(三)(1/2)
作者:长雨
    接下来,一切事情皆是超乎想象的顺利。

    八月二十日,感到时机已到的雷云骤然出手,先是命晏明、裴行、裴宣各率千骑分三路击破了襄平城外的新兵大营,而后其又亲率裴家卫队及辽东各大家族之众共计万余人迅速向襄平发动了猛攻!

    未及半日,襄平城即宣告陷落。公孙度之子公孙康在其部众的拼死保护下率残兵突围,随后向西逃窜而去……

    在经过数日的逃亡之后,精疲力竭的公孙康及麾下的数十名残兵败将走投无路,最终于辽东边境一带俘被晏明所俘,辽东平定!

    九月九日,雷云自领辽东太守,同时遣人飞报洛阳……

    此一战,雷云共收降公孙度所部士卒两万余众,战马七千余匹,兵械粮草近二十万石(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石大约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二百五十克左右);再加上裴家原有的人马与新近招募的兵士,此时他已拥兵五万余众,大小战将上百……

    紧接著,他便对这些人马暂时做了一番调整。

    前次攻打襄平之时,裴家卫队虽是主力,但其损失并不是很重。待到一切安定下来之后,他便从中精心挑选出八百壮士编建成一支“虎贲营”,而后又选出五千人建成了一支裴家子弟兵……两支兵马分别交由晏明与裴宣三兄弟统领。

    余下的四万多人马,他将之暂且编建成九支;其中两支为骑兵,七支为步兵;每支五千人,称之为一个“师”,每师暂设统兵将军一名,副将、中郎将各一名……九支人马全部交于晏明与裴行统领。

    此外,辽东各地驻守的军马他也做了一番调动。

    襄平,太守府。

    雷云负手立于正堂之上,面上仍旧同平常一样挂著一丝淡淡的笑意……

    经过近一个多月的戎马生涯的磨练,他如今不但看上去成熟了很多,浑身上下亦平添出一股上位者的气势……

    此刻,堂下的两侧正齐齐立著两班人马。一侧是以晏明、裴行为首的武将,另一侧则是以裴仁、裴宣为首的辽东豪门大族族长及郡县各级官员……

    这些人或谈笑风生,或低声细语,或低头沉思……但无论如何,堂中总体呈现出一派喜气盈盈的情境。

    少时,雷云微微朝下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道:“裴庄主,眼下辽东各地详细状况如何,劳你如实向诸位详述一遍。”

    “遵命……”裴仁微微躬身,当即排众而出,道:“此次战事乃速战速决,历时较短;故而于辽东百姓基本未受波及,各处城池亦分毫未损……另外,主公日前所选之官员,在下前日已派往辽东各地暂时任职……眼下局势已初步稳定……下一步该当如何,还请主公示下。”

    “呵呵……好……,如此便有劳庄主速去传令各个郡,令各郡太守速速重新查实各地户口人事,登记在册,而后飞报襄平,以备校正核实之用……”雷云微笑著道。

    裴仁恭敬的应了一声,慢慢退回班列之中。

    三国时期的辽东地区,从广意上来说共分为四郡,即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与带方郡;四郡之中,尤以辽东郡最为突出;大致范围相当于现在的辽宁、吉林部分、朝鲜北部;周围有高句丽、东部鲜卑等少数民族政权。此外。在朝鲜半岛的南部,居住著韩种的三支,即马韩、辰韩、弁韩。史载马韩有五十个城邦构成,总十余万户。辰韩、弁韩各有十二个城邦组成。三个部落共计七十四个城邦,约二十万户,人口将近百万……

    不过,由于雷云的横空出现,现今的状况已经与原本的历史轨迹出现了些许偏差。比如,带方郡本应该由后来的辽东太守公孙康设立,但是现在公孙度、公孙康等一众公孙家族之人已经沦为阶下囚徒,因此带方郡却是不可能再出现了……当然,前提是雷云不再修正原本的历史。

    随后,雷云又详细的向襄平各级官员询问了一番政要民情,并且做了一番相应安排,最后即吩咐众人离去,只是留下裴仁、晏明等一些亲信之人……

    目送诸人离开之后,雷云不由舒了一口气,轻轻按了按额头,谓晏明道:“贤弟……为兄交托于你的事而今如何了?”

    “大哥,你放心罢。事情进展十分顺利。”晏明著咧嘴笑了笑。

    “那便好。”雷云微微一笑,“我们如今虽已有数万兵马,然大多皆为近来招募的新兵……你与三庄主务必照我所教之法严加训练,不久之后为兄当有大用……”

    “诺!”晏明与裴行齐齐应道。

    “呵呵……,你二人去罢。”雷云挥了挥手。

    事实上,早在山庄之时,他便阅读过不少古今兵家的兵书,再加上他所知晓的各种后世军事理论知识,因而他渐渐地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完备的军事教练方案与改革方案。不过,他也清楚军事改革方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贯彻实行的,于是便将教练方案拿与晏明裴行二人执行。

    从他检阅的情况来看,士兵们只是起初有些不太适应;除此之外便是感到十分新奇,倒也全部奉命操练……

    雷云深信,随著时间的推移,将士们必将逐渐习以为常,却也没有什么可忧之处。

    不过,眼下有一件事情倒是令他感到忧虑万分,寝食不安……
第二十三章 谋而后定(三)(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