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收揽人才(二)(1/2)
作者:长雨
    他的一番话声音虽然不大,但山谷的特别地势却让他的一番话语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使得起先紧张僵硬的局面顿时打破。

    “原来是诸侯义兵,我等无险矣……”

    “莫非袁盟主已率仁义之师至此?如此国家有救矣!”

    “辽东太守?此人莫非是以一片《兵训》与盖世文采名扬于世的雷云雷念之?”

    “定然不假!吾闻雷大人年方弱冠,此人必是雷大人无疑……”

    ……

    静静听著台下的阵阵议论,雷云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惊诧。

    自己什么时候有这么大名气了?

    意外,眼前的情形当真令他感到无比的意外。

    “田先生,台下之人所言之《兵训》是为何物?”一些疑问思而不解,雷云只好向身后的田丰开口询问。

    对于雷云的疑问,田丰亦是颇感意外,当即近前道:“此事主公竟然不知?”

    “先生此言何意?”雷云闻言顿时一头雾水。

    就在田丰意欲作解之时,其身后的侍卫王亢突然阔步走上前来,笑著道:“主公忙于军务,此些许小事不知倒也不足为怪。”言止于此,他略略的顿了顿,继续道:“主公可还记得去岁末于校场之上激励三军将士之事?那日主公去后,裴宣将军便将录文传示三军以振士气,因此这些言语便于幽冀各州流传开来,后又文人将其润色修整,遂成一篇佳文,此便为《兵训》。主公文采过人,所成之佳作早已传至皇都洛阳,为众多文人雅士所赞誉,声名已然传扬海内……”

    “王将军所言极是。”田丰微微颔首,“丰在冀州之时便曾听闻主公之名,知主公忧国忧民之人,聪慧仁德之主,故主公登门相请之时甘许驱驰,以助主公早成大业!”

    “先生青眼相加,云不胜感激。”雷云听罢朝其行了一礼。

    他原本以为田丰投效于他是为他的言语诚意所动,却不想田丰更看重的乃是他的为人。

    明白此节之后,他顿时对田丰的品行更加钦佩。

    也许是摄于周围荷戟执戈的辽东甲士,台下虽然响起一阵骚动,但很快便又平息下来。

    片刻,一名气度不凡,一身儒者装扮的老者排众而出,近前施礼道:“雷将军,老朽蔡邕,现于朝中任事。今有一事冒昧相询,还请太守大人不吝赐告。”

    老者的声音不大,但却让立于台上的雷云吃了一惊!

    他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见蔡邕。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

    董卓掌权之时,强行征召蔡邕入朝为官。蔡邕被迫前往,被署任为祭酒,甚为董卓敬重。被举为高第,补任侍御史,又转任治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遍历三台。出任巴蜀太守,被留为侍中。后拜为左中郎将,随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

    董卓被杀之后,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错,不禁为其叹了口气。却不料惹恼了司徒王允,认为他是董卓一党,便把他抓了起来。尽管朝廷里有许多大臣都替他说情,王允还是不同意,遣人将蔡邕缢死于狱中,时年六十岁。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其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的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邕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其所作之赋大多为小赋,取材多样,切近生活,语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于世态人情,很有艺术的感染力。其中代表作为《述行赋》,全赋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辞俱佳,是汉末抒情小赋的力作。

    能在这里遇到这位名扬后世的文学大家,雷云惊讶之余亦感到喜出望外。

    略略地惊愕之后,他当即只身下了高台,阔步走到蔡邕跟前,施礼道:“晚辈虽处辽东荒僻之地,然而也曾听闻大人之名,心中仰慕已久,但恨云山遥远,未能登门拜见……今日有幸得见大人,实乃万幸!”

    近观蔡邕,他心中不禁又是一阵赞叹。

第五十章 收揽人才(二)(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