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文武齐聚(二)(1/2)
作者:长雨
    新式军械,即雷云在出征之前命神械司研究并打造出的几样优良的军械,有腰刀、马刀、军刺、神机弩等共计六七种,在这个时代样样都可称得上是战争利器。

    虽然这几月来未曾有更多的种类被制作出来,但仅仅这几种军械便会使辽东军在日后的作战中占尽优势……

    就眼下而言,新式军械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增大,辽东各地驻军之中也掀起了一股去旧迎新的浪潮……

    几个兵种之中,豹师仍是以戈作为通用的兵器,但其样式已经做了些许修改,打造所用的材质也已换成了精炼钢铁,锋利度与耐用性提高了不少;除此之外,腰刀、马刀、弓弩、盾牌等武器也在豹师的应用范围之内。

    鹰师是单一的骑兵,其选用的武器主要是马刀与弓弩;而作为辽东三军之精锐的虎贲营与虎师,其武器使用范围相对要广泛一些;除去腰刀、马刀、军刺、弓弩等主要武器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辅助性的武器,这与其承担的使命有直接关系。

    至于最后的水师,则是以弓弩、腰刀及一些水战用具为主。

    除了军械的应用之外,军服的革新也是轰轰烈烈!

    如今,辽东军的军服共有两类,即铠甲与常服。

    铠甲即辽东军征战时所穿之衣甲,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其中最为普遍的便是统一制式的铁甲,为辽东军中亭长及亭长以下的低级军官、士兵所用;至于规格再高一级的,那便是明光铠了。

    明光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极为出色的盔甲,在胸背甲上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金属板,称作护心镜,其名称本身也是因这护心镜而来。

    明光铠究竟起于何时已是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三国时期便已有这种盔甲,有关记载便在曹魏曹植的那篇《先帝赐臣铠甲表》之中;至于证据,则最早是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元熙墓中陪葬的手按大盾俑,它所披之铠甲的胸背部都是由左右两片近似椭圆形的大型甲板组成的。建义元年(公元528年)元邵墓中陪葬的陶俑也有身穿明光铠的人物。

    明光铠最主要的特征是胸前、背后的大型圆形或椭圆形甲板,这种甲板经过打磨之后,能在阳光之下发出耀眼的反光,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而汉代的镜子上常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套话,明光铠便因此而得名。

    明光铠的样式很多,而且制作之繁简也不尽相同;但在后世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好的盔甲,有不少人对它有一种近乎崇拜的情绪……

    此时,辽东军开始使用的明光铠样式也不过几种,所参照的乃是盛唐时期惯用的样式(盛唐时期是明光铠的全盛时期);其构造大致上是由头盔、护肩(吞肩)、身甲三部分组成,供于辽东军中校尉以上的军职者使用,其制作材质与繁简程度也是根据使用者的军职高低而相应变化,等级区别严格分明。

    这,也是雷云激励三军将士、培养他们荣誉感的一种手段……

    坦白的讲,古代手工制作金属盔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是事,再加上条件的简陋,因此中国古代王朝的军队中盔甲的装备比例一直不是很高,即便如唐朝这般强生的王朝,其军队的盔甲装备比例最高时也不过六成左右,而且还并非全是铁甲,其制作之难度可见一斑……

    不过,此事对于雷云而言却是要相对容易一些。

    这倒不是他多么的了不起,而是他懂得使用一些后世的简便方法。

    早在很久以前,他便已经将后世流水作业的方法授予了神械司的工匠们。如今工匠们只须将一副盔甲的制作步骤分成若干,而后每人负责一部便行了……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不但可行,而且还可以省掉不少工夫。

    此外,军服的革新中铠甲的更变并非这段日子以来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军常服的普及也成为了辽东百姓茶前饭后的趣谈。

    军常服,即辽东军将士除身在军营和征战之外所穿的一种军服。辽东军军法规定:凡三军将士,无论军职高低,入军营或出入正式场合时一律须着盔甲,违者杖四十……但是,若众将士不在军营时或没有战事时,甚至读书识字时该当如何?如若此时身上再披著一副沉重的战甲则难免有些不便……

    因此,军常服应运而生。

    这种服装是雷云仿效后世军队的迷彩服设计而成,分为夏常服、秋常服与冬常服;虎贲营、虎师、鹰师与豹师的服色均偏向于绿色,水师则偏向于蓝色,配有皮带与皮靴,所有的服装皆是同一制式,唯一的区别便是各军种的领花、领章与臂章等徽章饰物……

    而关于辽东军常服的领花、领章与臂章则是他依样画葫芦借鉴了后世军队的制式,也是一种用以激励三军将士且又十分吸引人的规制。

    领花,即辽东军佩带与常服衣领口的识别标志,为金属所制。辽东军的军队编制由低到高分别为列、队、旗、亭、营、师六级,其中亭长及亭长以下军职者领花的图案为羽箭箭头的形状,校尉、副将中郎将领花图案为盾牌的形状,将军的领花图案为盛开的梅花……

    肩章为辽东军佩带于常服肩部的军职识别标志,由条纹与星花等图案构成,其底色除水师为蓝色外,其余各军种皆为绿色,其具体等级规定区分如下:

    一,新兵,只有肩章而无任何识别标志。

    二,普通士兵,以条纹为识别标志;豹师、鹰师、水师士兵肩章上为一道条纹,即三等兵;虎师士兵为两道条纹,为二等兵;虎贲营为三道条纹,为一等兵,三个等级的士兵肩章均无星花。

    三,自列长开始,使用条纹加金属制五角星为识别标志;列长肩章之上有一道条纹,佩一颗银色五角星;队长亦是一道条纹,但佩两颗五角星;旗长为一纹三星,亭长为两纹一星以此类推;至将军开始,条纹与与银星便不再使用,改为金色的橄榄枝(俗称“麦穗”)与金色的将星,一般师一级的统兵将军、副将便为一穗一星……

    由于辽东军之中还未设立“师”以上的编制,故此只能将晏明、裴行二位统兵主将的军职识别标志暂定为一穗两星……

    至于最后的臂章,则是佩带于常服衣袖上臂部位的一种识别徽章;形状为盾形,上标有辽东军各军种的简略图腾,用于识别身份……

    新制式军服开始推广之后,辽东军中的礼节也随之改变,各级将士、士兵之间会面之时的礼节一应改为现代军中的举手礼……

    如今,致以手礼已经成为辽东三军特有的礼节。

    这一礼节虽然只是在军中施行,但却是无疑的提高了军人的地位……

第六十五章 文武齐聚(二)(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