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探路计划(1/1)
作者:李幻真
    1979年底,经国务院批准,中日两国电视台组成《丝绸之路》摄制组到罗布泊外围实地拍摄,聘请彭加木当顾问先期到罗布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科学考察,就是这次考察中,彭加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那些晶莹剔透的双鱼佩中心是空的,迎着罗布泊地区的骄阳观看,像是有一个生命游弋其中。那天晚上,彭加木久久不能入睡,因为凭着这块玉佩的形状,可以称之为双鱼玉佩,但一考虑到关于双鱼玉佩的种种传说,他担心传言中的沙民事件与其有关,更担心来访的日本电视台工作人员中混杂着科考人员,借助一些先进的科研手段来发现更多秘密。彭加木当即决定向上级提议限制《丝绸之路》拍摄组的取景范围,并申请组建罗布泊科考队。

    彭加木,1925年生,广州人,南京中央大学毕业,解放前曾任职于北京大学农学院和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后来又调到了新疆工作。他安装了中国第一台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并用这台显微镜找到400多种动植物病毒,填补了我国在这个科学领域的空白。后来彭加木通过探索,掌握了铂铱位子法,与其他同志一起,首先在国内发现了多种植物弹状病毒,建立了较灵敏的诊断技术,为植物病毒的诊断、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疗作了大量研究工作。1955年,他患上纵隔恶性肿瘤,即便这样,他的足迹踏遍云南、福建、甘肃等10多个省区,并先后15次进入新疆科考,3次进入罗布泊探险,发现了钾盐、稀有金属和重水等贵重资源,取得了许多未公布的科研成果。

    罗布泊气候严酷,十月份气候相对稳定,是进入罗布泊的最好季节。但当时罗布泊作为军事基地,偏偏在秋季不允许进入。为了打一个时间差,彭加木将进入罗布泊的时机选在春夏交替之季,1980年5月8日,彭加木率领一支由地理、化学、气象、土壤、沙漠和考古人员组成的考察队由北向南纵贯整个罗布泊的方向出发,进行穿越罗布泊湖心的‘探路’计划,整个队伍包括3辆车和11个人。

    具体人员名单为:彭加木(队长、生化学家),汪文先(副队长、水文学家),沈冠冕(植物学家), 马仁文(化学家),闫红建(化学家),谷景和(动物学家),包继才(司机),陈大化(司机),王万轩(司机),陈百录(行政总管、士兵),萧万能(联络员、士兵)。

    具体车辆辎重为:5座的BJ-212吉普车,王万轩驾驶,乘载科考人员。8座BJ-212吉普车,载人和电台设备等,陈大化驾驶。前苏联嘎斯63,拉水、食物、汽油、生活物品等辎重,包继才驾驶。嘎斯63的载重量是1.5吨,但车上装了8个大汽油桶,每桶装200公升,分别装4桶水、4桶油。生活物品几乎都在马兰基地准备。食物为军队专用的午餐肉罐头、酸辣茭白罐头、榨菜、大米、挂面、面粉等。

    考察队伍里除了彭加木到过罗布泊西北岸外,其他人对罗布泊并不了解。负责科学家们安全的陈百录一开始被找来参加考察队的时候,彭加木问他:“一个风很大的地方你敢不敢去。”陈百录哈哈大笑道:“那有什么不敢去!还有比‘老风口’风大的地方?”陈百录在部队上呆的“老风口”是新疆著名的风口,在他的印象里,没有再比这里风大的地方了。所以说,与其说是考察队,这更像是一个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大家之前并不相熟,还需要磨合。出发的前一天,彭加木还跟陈大化发生了分歧,陈大化生气的说:“现在每辆车都超载,在这荒山野岭中只要有一辆车趴窝,能不能活着出来都难说!”站在司机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陈大化的心情,开着超载的车辆进入罗布泊实在太过冒险。可是彭加木坚持要走。为了缓和大家的情绪,陈百录说自己凭着“当兵的”一股闯劲和对罗布泊的一无所知,拍着胸膛对陈大化说:“出发!出了问题我负责!”

    从马兰到原子弹爆心有280公里,考察队从马兰基地出发后,下午5点到达‘720’军事据点。当晚住在了这里。彭加木这天晚上也给大家开了一个会,定下了一条铁的纪律:不准单人、单车行动,谁违反了处分谁。同时他给大家作了动员。

    5月9日上午9时,彭加木率队离开‘720’军事据点。临行前,‘720’军事据点的军人给考察队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炊事班的副班长出去割芦苇,到夜晚也没有回来。部队想尽了办法四处寻找,一直没有下落。三年后,部队执行任务路过一片沼泽地,沼泽里站着一副人的尸骨,大部陷下去,尸骨旁放着一根扁担和一把小镰刀。罗布泊地形太复杂,一定要小心。”但彭加木却没有遵循好前一晚动员大会中提出的纪律,为了急着赶路,向前走了18公里后在一个叉路口向左拐了,导致陈大化的8座车跟上来后,却不见了彭加木的5座车,陈大化便错误地右拐,直奔一颗原子哑弹而去。走到跟前,一看是严重污染区,吓坏了,拔腿就往回跑。返回了‘720’军事基地,就这样把电台丢了。野外经验丰富的人都有常识,就是每遇拐弯的时候,一定要等后面的人,只有让对方清楚地看到自己时,才可以再往前走,没有电台的配合的罗布泊考察行动是个致命的错误。为什么此时的彭加木就开始连电台和设备都等不及,也不愿意在转弯时等待后面的车辆,出现了着急赶路的征兆,以致电台丢失,陈大化等人差点掉队?真实的原因源于彭加木内心的不安,因为之前彭加木捡到的那个双鱼玉佩中的生命体一直朝着罗布泊东南方向移动,似乎想要冲出玉佩。

    陈大化跟丢后,王万轩驾驶的5座BJ-212吉普车和包继才开的前苏联嘎斯63则不断向前驶去,最终来到了湖迹区。罗布泊干涸后,湖盆在强风的作用下形成了雅丹地貌,远远看去,一个个小土丘的下面布满了大量盐的结晶体,都是正六边形的硬盐壳,网状面。表面上看起来像戈壁一样坚硬,但却是虚的,汽车非常难走。前苏联嘎斯63在前面带路向湖盆里开,突然‘咕咚’一下,掉了下去,黄色的尘土像雾一样无声地腾起,然后像洒水车喷起的水雾一样漫过了车身。他们将车子倒出来,换一个地方,再向从“盆沿儿”向盆里开,再一次地被黄色的尘土埋没。折腾到天黑,也没能深入湖迹区内。

    当晚探险队只好在湖迹边宿营,晚上开会想办法,陈百录提出是不是可以找一条河水的入湖口试试,在他的印象里铁路都是沿着河流修才能修通,因为河流沿岸土地也许相对结实一些。

    第二天天一亮探险队开始分头找入湖的河道,借着一条干河道,雅丹地貌被甩在了后面。但好像是突然之间,四周就像是撤换了舞台布景。身后的北塔山不见了,前方的阿尔金山不见了,天和地不知什么时候粘在了一起,一切可以做为参照物的东西都隐身而去。人就像是坐在一个虚拟的空间,没有目标,天连着地,地连着天,那情景很恐怖,不光司机心里一个劲地打鼓,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彭加木也有些紧张,手里握着罗盘,一边修正方向,一边指挥着:”向南,不断向南,就能穿越罗布泊。”两辆汽车蛇形着前进,这一天,汽车蠕动了整整一天才前进了40公里,晚上在湖盆里搭帐篷宿营。

    到了5月12日,盐壳高低不平的征兆开始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后来每走一步,汽车都在大幅度地摇摆。为了更快摆脱目前困难行径,探险队一直行进到夜里凌晨2点,因为轮胎磨损太大,才停下来休息。

    天亮之后队员们才吃惊地发现他们被盐壳包围,大地像是被铁犁深耕过一样,又像浪花一样地翻翘着,望不到边儿。继续前进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早饭以后,彭加木召集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分组行动:在闫鸿建的日记描述中,科考队决定分2组行进,副队长汪文先、化学家马仁文等一组,队长彭加木自己带队一组,分别向南、西南前进。每前进300-400米,插一个路标,以备实在走不通时能够沿原路返回。而在王万轩的日记描述下,事实变成了人员分成3组向南、东、西三个方向去探查盐壳范围。为了避免迷失,彭加木想了个主意,将红布撕成条,绑在红柳枝上,每走100米,插上一根。

    几个小组分头行动后,发现前方仍然是这种高大的盐壳,高达70-80厘米,最低的也有20多厘米。用铁锹挖到地下1.60米才看见黑色淤泥。2个小时后,所有人都回来了,盐壳的边谁也没看到。太阳渐渐升上来,气温越来越高,“叭”“叭”,突然之间盐壳发生了一阵阵的炸裂声。中午气温上升到了50℃,炸裂声像是燃放鞭炮一样响成一片,那是盐壳受热发生膨胀、抬升。

    车子动不了,人在汽车下的荫凉里趴着,望着太阳。陈百录热得直说不行了,气也短了。直到下午太阳热度消散一点后彭加木带领大家在湖盆盐壳下掘了十几厘米也没有掘到水。实在无法继续前进,休息了一下之后,探险队决定沿原路返回。经研究决定,探险队派陈百录回乌鲁木齐买来八磅重的大锤子以备击碎挡路的盐壳和土丘,并到乌鲁木齐军区找来了军用地图。

    5月30日,探险队汇合后,开始再次穿越湖盆。这一次为减轻嘎斯车63的负重,决定只有彭加木、汪文先、陈百录、王万轩、包继才外加电报员萧万能6个人穿湖,按照地图的标记,没有走原来的路,而往罗布泊西南走,从塔里木河故道出来。8座BJ-212越野车拉着其他人从罗布泊外围到米兰汇合。

    6月2日,他们的饮用水就已基本用尽。队员们在滚烫的沙砾中艰难地跋涉着,个个渴得嗓子冒烟。他们有时挖一个深坑,把头埋在沙子里呼吸一点潮湿的空气。此时,彭加木的心情更加焦虑,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的来临。他一边探路考察,一边寻找水源,还时不时的通过一些话语来对大家进行鼓励。一天下午,彭加木忽然发现了一片小草,高兴极了,老远就向大家呼喊:“你们快来看,发现了绿色植物,我们有活路了!”

    经过一周异常艰难的努力,1980年6月5日,考察队在彭加木的率领下,由北向南纵贯干涸的湖底,按计划到达本次考察的终点——米兰,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穿越罗布泊湖盆。成功的完成了这一次科考队的“探路”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