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信服(2/2)
作者:香蕉和西瓜
    自己有字据凭证,就在当场卖,怕个毛。

    谁敢说半个不字?

    你赵德柱?

    你看我不爽,我还看你不爽呢。

    哪都能碰到你这个跟屁虫,你说你怎么这么粘手呢,我来三江市出差,你也来出差。

    我现在严重怀疑你跟踪我。

    不对,你比我先到。

    那看来你是咋在我身边安插了眼线。

    周阳的结束自己的内心想法,从夜壶开始介绍。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华夏隋唐时古西域地名译来。”

    “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丁有为瞬间从玉佩中抽身而出:“等等,你再说一遍,分为哪些?”

    周阳重复:“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和透明珐琅。”

    “你他喵能不能别打断我?”

    念课文被打断很难受的好吗,还得重新找在哪一行。

    丁有为摸了摸手臂,不好意思道:“行,小同志,你继续,慢慢讲。”

    他从附近端来一杯茶,道:“边喝茶边讲讲。”

    赵德柱无语。

    这种事又开始了。

    这种节奏又来了。

    娘的周阳。

    信不信我一脚给你的夜壶踹爆?

    周阳两只脚夹住夜壶,继续念课文。

    “珐琅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

    “其中,掐丝珐琅又有一个别称很美。”

    “周阳,你搁着念课文?还卖关子,去你娘的珐琅彩,接着编。”

    周阳踹了赵德柱一脚,道:“赵日天,你别给老子吵吵,不乐意滚蛋。”

    赵德柱气得牙床发抖:“赵日天?”

    周阳道:“你那名字里一根大柱子,不就是想日天吗。”

    赵德柱当即就要爆发,被丁有为拦住。

    “赵同志,别和孩子计较,且听他讲讲。”

    “景泰蓝,我的确听说过这种瓷,据说是明代中期景泰年间的名瓷。”

    “孩子,你既然说这是清赏瓶,又怎会是明代景泰蓝呢?”

    周阳质问:“听我说完,你自然就懂了。”

    “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华夏,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

    “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

    “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入华夏。”

    丁有为恍然:“原来是代称。”

    “这么说,这玩意是真是清代珐琅赏瓶?”

    “你手里那个木头盒子是什么,莫非也是什么稀奇玩意?”

    周阳把木头盒子推到面前,展示内部的丝质衣物,道:“这件衣服更珍贵,是唐代女子的常服。”

    赵德柱瞧了一眼,反驳道:“周阳,你别在这打肿脸充胖子,这东西是衣服?当抹脚布都嫌布料不够。”

    “古代女子都是很保守的,怎么可能穿这种。”

    周阳骂道:“你懂个屁赵日天。”

    赵德柱大骂:“周阳,你再没大没小的,当心我打你嘴巴子!”

    周阳不鸟他,自顾自讲道:“唐代女子服装,分衣裙、冠帽、鞋履几类,而这盒子里的,正是衣裙。”

    “唐制规定,女服分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

    “前三种为后妃命妇女官于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着的大、小礼服,后者为日常穿着。”

    丁有为傻眼,看着周阳的眼神时多了些敬佩神色:“竟然有这么多门道。”

    “小同志,你很有文化,很有本事!”

    “我服气!你继续讲……”

    周阳继续讲:“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为单衣,襦有夹有絮,仅短至腰部。”

    “就像是低胸装。”

    场边的人跟听天书似的。

    “什么是低胸装?”

    周阳解释:“低胸装就是……”

    ps 今天就1更了,存稿只剩15章,得留着上架用。

    前面毒点太多,编辑让改文,改完会恢复三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