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生计(1/1)
作者:禾木飘香
    转眼半年时间过去,尹羡文彻底熟悉了会社的工作,每天自己开车上下班,偶尔会带着翟家父子出去转转,他们现在看起来像是一家人,不熟悉的邻居们还以为是父子三人呢。

    尹羡文他们会社目前有两个加工场,工人几百人。第一加工场以生产各种精元布为主;第二加工场面部漂染印整设备齐全,规模宏大,号称日产量可达10000匹。尹羡文所属的部门是印花部,因为当时辊筒印花的技术难度高和管理不易,部门在他到来之前基本是空壳。

    以前负责的人回日本后,就没有再回来,因此会社对尹羡文的要求是:过来之后,需要重新组建印花部,再就是定期对目前加工场所拥有的印花机进行维护,如果能对机械的更新换代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更好。

    会社这两个加工场目前拥有的机械设备主要是:整套煮练锅、绳套洗布机、丝光机、染缸、纳夫妥连续染色机、精元机,以及上浆烘干机、拉幅机和轧光机等,这些都是尹羡文在东北和德国学习中接触过,大部分机器是日本生产的,他很快就熟悉上手了。

    工厂生产的主要漂色品种:阴丹士林蓝布、海昌蓝布、硫化蓝布、品蓝布、红标布、元青布和漂白布。由于坯布供应便利,又有特殊势力保护,产品印染棉布106、418、767码以低价倾销与国货竞争,或者说倾销比较恰当。

    看着外资的印染厂抢占市场,欺压国货,尹羡文的心里没有比这更难受的,内心的无力感不知跟谁诉说,跟翟家父子?他们根本不懂,跟赵文华他们,又鞭长莫及,书信上如果写太多,万一被别人看到,对赵文华他们也会有影响。

    不是说国人不想发展印染厂,民族产业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地有不少国人开办的印染厂,但是能存活下来的却不多。就以上海印染厂为例,两次创办,却被外资印染厂挤兑打压,又两次倒闭。

    这些都是尹羡文回国后所见所闻,他佩服国人的勇气和魄力,撞了南墙也依然不回头的倔劲儿,从心底里希望能有更多的国人能站出来,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外国人的技术控制和压迫。

    在会社里,他变的更加沉默,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导致一部分人以为他是那种不喜欢跟人沟痛,因此,除非必要接触,大家也都不主动到他面前晃悠。除了当初接待他的藤原,其实藤原的目的很明显,拉拢!不知道是本意还是别人授意,这家伙一直想方设法的跟尹羡文套近乎,说着会社的一些八卦。

    藤原一次酒后告诉了尹羡文个秘密:说尹羡文这个职位,会社原来是想考虑从日本招募新员工的,但是几个被选者审核下来,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正巧福源把尹羡文的材料发了过来,除了国籍不尽如人意外,其他条件完全符合,加上福源的再三推荐,会社几个部长再三考虑之后,才决定录取尹羡文。藤原说他当时可是投了赞成票的,尹羡文赶忙说感谢,其实心里并不相信,因为谁也无法考证他所说的真实性。

    尹羡文心说,你们嫌弃我,我还不想来呢。福源校长的推荐可没征得他的同意,还有小福源的搅合,他才不得不来这里工作,他巴不得马上回东北呢。说起东北,他除了记挂家人,再就是李家那位定了亲的李家小姐。他一直和李家小姐保持着书信往来,他也知道,李淑娴不大识字,信都是托先生写的,但是这也算是精神寄托了。

    工作、想家成了尹羡文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他在工作之余给翟闰生找到了个小生计,就是把他们工厂的边角料或者废料捡回去,处理之后再转手卖出去。他们工厂这样的布料每天都会处理很多,大部分都直接扔到一个固定的地点,有些无论是从材质还是大小来看,都可以做些东西,他也问过藤原,会社就这么把料子扔了?藤原说那些都是废料,不值钱,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做处理。

    尹羡文回家之后跟翟闰生说了这个事,翟闰生直说好,说这算是无本买卖了,他们会社生产的东西虽然不贵,但是对穷人来说还是买不起的,如果把他们废弃的料子处理好,能出不少东西呢,而且对穷人来说,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一件新的衣物,总比穿破衣烂衫强吧。

    见翟闰生同意,尹羡文就帮忙弄了一批废料回来给他,让他试试,结果没过几天就全卖出去了!这批废料总共赚了1块银元,翟闰生开心的把钱给尹羡文,尹羡文不要,说让他自己攒着,给建业买些吃穿。翟闰生也没推脱,他知道跟尹羡文现在根本没法计较,真要算,他这辈子都还不起。

    之后一段时间,翟闰生都会早早的去捡废料,然后回到住处处理,等处理好就拿出去卖。一来二去,就认识了一些专门做手工的手艺人,他们之间达成了合作的默契,一般交给他们一天之后就可以去取成品了,然后,翟闰生再把成品卖给货郎。开始的时候,是哪个货郎要货,就给哪个,到后来就固定下几个固定的货郎来帮忙卖货了,因为这些留下来的都是回款比较及时的,当然中间也遇到过一些拿了东西跑人的,也只能自认倒霉了,毕竟货郎不像店铺有根本,货郎就靠走街串巷来做买卖。

    尹羡文还真没想到,当时他就是临时起意,想到的这么个主意,让翟闰生做得风声水起,竟然发展成固定的生意链条了,有产有销不说,销量也不断的在增长,这样就导致对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多,靠翟闰生去捡已经满足不了。翟闰生后来经尹羡文介绍认识了负责处理废料的工头,以每天1块银元的价格买下所有的废料,让他们在扔废料的时候,直接送到新租的小作坊,那里已经雇好了人,等成品出来后,货郎们就直接去小作坊取货就行。

    租小作坊的钱是翟闰生这段时间的所有积蓄,租了小作坊之后,他已经没有钱雇人了,要等货郎们卖完货再给工人们钱的话,谁都不会干的,没办法,他只能再跟尹羡文求助。尹羡文一听,连犹豫都没有,直接把这段时间的积蓄20块钱全部给了翟闰生,说不着急还,啥时候有了再给他也不迟。

    这笔钱就是及时雨,让翟闰生的小作坊支撑几个月都不成问题,就像是加了油的汽车,一下子就开动了。翟闰生也没跟尹羡文客气,他说这笔钱他会连本带利的还回来,而且,他的小作坊会分给尹羡文一半,没有尹羡文的主意和支持,小作坊也开不起来。所以,他每赚的一分钱,都有尹羡文的一半!亏了算他自己的,赚了的钱半年给尹羡文结算一次。

    尹羡文其实从一开始帮翟闰生的时候,就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给他们父子两找个小生计糊口。首先,活下去是他们爷俩的首要目标,尹羡文觉得不能总是让他们靠自己接济,不是说信不过这爷俩的人品,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则,他毕竟不是教书先生,每天除了工作之外,能教建业的时间有限,让他们能有点余钱,这样就能送建业去学堂上学识字。

    他其实没有想到翟闰生能把这个小生计做得多大,但是生意就是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谁也想不到,当初落泊到讨饭的翟闰生,快活不下去的时候遇到了尹羡文他们,在抓住这个机会之后,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把小生计做成了小作坊!

    后来,好多人发现废料是块宝,也都抢着要废料,然后就有了专门贩卖废料的人,再也没有免费这码事了。这时的翟闰生已经攒够了钱,决定放弃废料加工这块,他和尹羡文商量之后,决定开个皮货店。当然,皮货店还是有尹羡文一半的股份,这时翟闰生已经知道股份一词,知道利润分成了。